第三,消除敵意。敵意這個詞我們不常用,用我們的話就是看誰都別扭,動輒出言不遜,重則拳腳相加。不論人家說什麼做什麼,他都會往壞處想,好像別人總是跟他過不去。學會寬容,你對別人就不那麼有敵意,話也不會橫著說出口。

第四,控製憤怒。有幾個老同學聚會。多年不見的人見了不是噓寒問暖,相反卻把幾十年前求學階段的恩怨重新拾起。看那架勢,盡管過了幾十年了,憤怒還是沒有消退。對那些善於寬恕他人的來講,莫說幾十年前的事情,就是幾天前的是非曲直都能忘得一幹二淨。記住那些不快之事對自己毫無益處,聰明人一定會盡最大努力找出理由寬恕對方。

第五,穩定心律。一般人的心律在每分鍾七十左右。生氣的時候,特別是麵對麵爭吵的時候,心律一定會加快,從而增大心髒的負擔。如果一個人總是不肯原諒他人的過錯,氣憤不止,心律就很難恢複到正常範圍內。為了不給心髒更大負擔,弄一個寬宏大量的胸懷,我看比什麼都強。

第六,遠離煙酒。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人讓人氣得不得了。怎麼辦?猛烈吸煙是一個辦法。不過,這樣做的男人居多。還有的人跑一個小酒館借酒澆愁。我沒有過實踐,不知道煙酒能否讓我減輕內心的憤怒或者痛苦。要是這兩種做法沒有效果呢?身體豈不要兩麵受敵嗎?有那工夫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好一些。

出於自身的健康和幸福,要學會心寬。有句名言說:無論被虐待也好,被搶掠也好隻要忘掉就行了。

2.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有人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處的高山,而是鞋裏的一粒沙子。因為我們心中有太多的不舍,所以才有了現代人的真叫累。人曰:心閑為福。此基於充滿繁瑣的人生,而撥開心機,掙脫塵網的處世觀,達到空然了卻,事盡心化的境界。一輪月,兩盞燈,三杯酒,四季香,五更天,六弦琴,七尺梅,八仙桌,久不忘餘音繞梁,實要是清福!這種降低己欲,小尾寒求,隨取隨足,消弭災福的修身養性與荷鋤躬耕,悠然采菊山下的晉陶翁無憂無慮相仿,何樂不為?

隨著社會的競爭的增加,能清晰地感覺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惱人的事情。事業、感情哪一個不似千斤的巨石重重的壓在我們的身上,如同掉進了傷心太平洋--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生活每天都在繼續,卻總是在黑夜與白日間輪回;人生的腳步不曾停下,卻總是在苦與甜的邊緣進行品味。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常常會犯這樣同樣的錯誤,總把那些所謂的雞毛蒜皮的事當作人生大事來處理,總是把一件看似簡單的事,把它一再一再的放大,把簡單的事情用複雜的方式處理,那個殺雞用牛刀的法則正在我們身上演示著。我們都是用這樣或是那樣的方法給自己套上枷鎖,從而搞得疲憊不堪,別人的一笑一顰我們都會不遺餘力地分析其中隱藏的含義……想這麼多有用麼?卻往往隻會使我們鑽入了牛角尖……

當煩悶的增長速度大於我們解決事情的速度時,我們學會了逃,學會置之不理,卻發現那是無謂的掙紮,等到酒醒,等到天明的時候,發現那煩悶的拳頭是越攥越緊了……

很多事情其實根本不是個事,可是我們偏偏固執的拿來當成事來說,那個所謂的頑固、那個所謂的倔強、那個所謂的追求事實的真理都隻是我們自己為自己安加的理由。我們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而不是活在別人的眼裏!

世上沒有不快樂的事,隻有不肯快樂的心。

在威尼斯的一座高山上,住著一位年老的智者。人們都盛傳他具有超強的智慧,能夠回答任何一個問題。

然而,有一個自認聰明的年輕人卻不以為然,甚至覺得因他的智慧足以愚弄老人一下。

這天,他抓來了一隻小鳥然後來到了智者的麵前,問:聽說你能夠回答任何問題,現在我這裏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你,看你能不能答得出來。

我不像你說的那樣具有那麼大的能力,不過你可以說出你的問題來看看。智者答道。

年輕人接著問:現在我的手中有一隻小鳥,你能告訴我它是活的還是死的嗎?

老人聽後,微笑著回答道: 年輕人,為了你手中那個生靈的性命,我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我說這隻鳥是活的,你就會馬上捏死它,假如我說它是死的,你就會張開手讓它飛走。瞧,生死大權都掌握在你的手中。

在我們的世界裏,之所以會有那麼多憂愁和煩惱,並不是因為我們遭遇了多少厄運和不幸,而是我們自己的內心不願意去選擇快樂。就像那位年輕人的手中掌握著鳥兒的生死大權一樣,我們每個人的手裏也掌控著自己哀樂的大權。

其實,生活的本質就像是一杯無色無味的白開水,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去調配它。如果選擇放進一點鹽,它就是鹹的;如果選擇加一點糖,它就會變得無比甘甜。對於味道的左右,全在於你自己的心情。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生活中並沒有剝奪快樂的事情,隻有不肯去感受快樂的心。

有一個人整天茶飯不思、憂心忡忡,身體也在急劇地消瘦,但檢查身體時,卻發現一切健康指標都是正常的。他為自己的狀況感到擔憂,於是便決定去看心理醫生。

心理醫生一見到他就開口問: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的心中滿是痛苦?

這個人對於醫生的問話感到相當驚訝--他居然如此了解自己。於是,他像是遇到了知音一樣開始訴說起了自己的苦惱--其實那些在旁人看來不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樓上的鄰居每晚都會在深夜還製造出各種聲響,惹得他不能安心睡覺;對門的那家人太沒禮貌,總是一臉冷若冰霜地不肯跟他打招呼;小區的治安不太好,他曾幾次看到有幾個形跡可疑的人到處轉悠,擔心自己家中某天會被盜竊;已經在單位工作了5年,可老板一點都沒有給他升職加薪的意思;一直和一個同事關係很好,但最近卻發現他居然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諸如此類的事情,讓他覺得自己的生活簡直沒意思透了。

一個小時之後,他的嘮叨總算停止了。心理醫生微笑著問他:您和太太的感情如何?

這時,他終於鬆開了緊鎖的眉頭,麵帶笑容地說道:哦,我們感情很好,她是一位絕對的好太太,我們結婚8年了,從來沒有吵過架。

心理醫生點了點頭繼續笑著問道:那你們有孩子嗎?他們怎麼樣?

是的,我有一個4歲的兒子和一個兩歲的女兒,他們都聰明活潑,惹人喜愛。

然後,心理醫生又問了他許多諸如此類的問題,並且將他所有的回答都一一記在了紙上。

最後,心理醫生兩張紙擺在了他的麵前說道:在這兩張紙上,一張記載著你的苦惱,一張寫滿了你的快樂。而你卻隻看到了苦惱的這一張,而忽視了身邊的快樂。治病的良方就在這張寫滿快樂的紙上。

亨利曾在自己的詩句中這樣寫道:我是命運的主人,我主宰自己的心靈。的確,決定你的生活是悲傷還是快樂的人隻有你自己。如果你認為生活是不快樂的,那麼它就是不快樂的,並且會因為你的消極對待而變得更加糟糕。但如果你認為一切逆境都沒法影響你快樂的內心,那麼你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你必須隨時掌控好自己的心舵,下達命令,來支配自己的命運。不要遇到不平的事情就生氣,遇到了逆境就悲傷。這樣也許是順其自然的反應,但並不是好的現象。

想要幸福的你必須時刻謹記:生活可以糟糕透頂,但你的心卻要保持快樂。叔本華說:人們不受事物影響,卻受到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不要總是抱怨自己時運不濟,也不要責怪周圍的環境有多麼糟糕,一切的好與壞都源自你的心態。你可以讓自己生活在地獄,也可以讓自己生活在天堂,決定權都在於你的心。如果你的心態是積極的,那麼不管遇到多麼糟糕的事情,都能找到化解的方法。

所以,與其每天被這樣或那樣零碎的突發事件搞得神經緊張,心情惡劣,不如平靜下來,調整心態。從現在起,將煩惱統統拋開。張開雙手去擁抱快樂,去欣賞一切,去愛一切。釋迦牟尼說過:妥善調整過的自己,比世上任何君王更加尊貴。隻要能掌握好自己的心舵,永遠保持一顆快樂的心,那麼我們就能收獲更多的美好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