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稀樹大草原位於離赤道8-20度的熱帶地區,最大的熱帶稀樹草原位於非洲,包括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它們一般被草覆蓋,偶爾會有林地或灌木叢,經常會發生森林大火。這一地區的平均降水量在80-150厘米,在南半球,降雨主要集中在10月和3月之間,在北半球則集中在4月和9月之間。在氣候幹燥的季節裏,月平均氣溫在10℃到20℃之間;在氣候潮濕的季節裏,月平均氣溫在20℃-30℃之間。
在溫帶森林裏生存
盡管溫帶森林的氣溫並沒有像在沙漠或北極裏那樣極其炎熱或寒冷,但是,根據季節的不同,如果沒有做好吃、穿、住的充足準備,你也可能會經受嚴寒考驗,並麵臨營養匱乏的挑戰。
此時,如果地麵潮濕的話,你應該砍一些樹枝搭建簡易的棲息之處,比如,可以花時間去建一個遮風避雨的單坡屋。還可以製造出各種各樣的火把,包括夜晚的安全火把,長火把、星星火把和棱錐形火把。
你可以造各種各樣的陷阱來捕捉動物,也可以釣魚。我們可以通過專業培訓或專門的訓練課程學習到所有的這些生存要求。準備一個生存工具箱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為你提供取火、挖陷阱的所有基本工具。
熱帶叢林中的著裝
如果在叢林裏,你需要防荊棘的衣服,也需要結實可透氣的皮靴。叢林皮靴通常裝有金屬片,以防止尖銳的物品刺入鞋幫內,刺傷腳。你需要經常更換襪子。你可以把潮濕的襪子綁在腰上,這樣很快就會弄幹。由於潮氣很重,衣服不可避免會被汗水浸泡。為了能睡上一個舒服覺,睡覺時穿上備用的幹衣服,然後早上再把濕衣服換上。別忘了在身上塗上滑石粉和防蟲劑。
在叢林中行動
在叢林中行動是非常困難的,不僅因為有密布的植被,而且還有很難忍受的厚厚的叢林樹蔭。在叢林中行動很容易讓人迷路,經常在走出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在兜圈子。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這樣進行導航:選擇一個你能夠看見的點,到達之後再找另外一個點。然而,由於植物稠密,在叢林中很難辨別方向,如果你們是團隊行動的話,可以讓一個人跑到行進路線上的一個點上,然後大家到達這點後,讓這個人再繼續前進。
為了測量旅行的距離,你要學會用步幅測量。經過訓練的士兵都知道自己的步幅,能夠在不同環境裏,在不同坡度上記錄自己的步子。例如,你應該知道爬山的步幅,也應該知道在平地上行走的步幅。如果在熱帶地區,可以測試出在濕地、叢林、稀樹大草原等不同地方的步幅。
深夜,敵人和危險的動物可能潛伏在小路和河道上,叢林小路看上去危機重重,錯綜複雜。如果是在戰鬥環境,隻有傻瓜才會走叢林小路。叢林小路可能在就在陸地周圍,沿著山穀或沿著山脈延伸。如果你向前直行穿過鄉村,考慮到各種因素,你可能每小時不會超過0.6公裏,一天也走不出5公裏。
如果可能的話,應該避免走紅樹林濕地,因為這裏不易於導航,你會發現自己經常會返回原處或遇到各種困難。在溪穀地區,淩亂斷裂的樹木和樹枝堆積在一起,苔蘚覆蓋在上麵,經常可以混淆你的視線,你可能會跌到植被上,因此而受傷。
穿越溪流和河流時,你可以嚐試河流穿越,或者用竹子做一個竹筏。如果這樣的話,你需要注意像鱷魚、凱門鱷或美洲鱷等這些危險的動物。你應該定期清理水蛭,留神任何擦傷或刮傷,以免被感染。
選擇地方搭帳蓬時,要選擇一個結實的地麵,並且遠離昆蟲和漚爛的樹枝或其它頭部可能遇到的危險。盡管白天很悶熱,但到了晚上,叢林中卻非常冷,所以要臥具的幹燥,如果離水太近的話,水就有可能會滲入你的帳篷。如果攜帶了合適的裝備的話,最理想的選擇是在兩棵樹之間掛一個吊床。
在山脈的忍耐力
全世界的主要山脈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落基山脈、南美洲西海岸的安第斯山脈、內華達山脈和阿巴拉契亞山脈。歐亞大陸的山脈包括歐洲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脈(分屬法國和西班牙)、阿爾卑斯山脈、喀爾巴阡山脈、烏拉爾山脈,當然還有興都庫什和喜馬拉雅山脈。在北非,有亞特拉斯山脈、在澳洲有大分水嶺。
山脈氣候
高度每上升100米,氣溫下降0.5℃至1℃,由於風的致冷作用,迎風坡上降水較多。風吹到山頂後,從下風坡上降下來,溫度升高,就產生了雨影效應。
然而,由於空氣幹燥,沙漠山脈的雨水很少。赤道地區的山脈沒有季節變化,但是氣溫的變化很快,在零下2℃到8℃之間。麵對赤道的溫帶地區的山脈,比背對赤道的山脈氣溫相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