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山脈緊靠海岸線,那麼,就會具有溫和的海洋性氣候,降水或降雪也會比較多。深一點的內陸,溫度變化容易走向兩端,夏天特別熱,冬天特別冷。不論是什麼氣候,山脈上的天氣變化都很快,令人意想不到,這也意味著必須一直攜帶合適的裝備和衣服。由於高一點的地方缺少植被,因此,對於風雨就沒有什麼天然的保護手段。
隨著高度的增加,風的速度和力量也會增加。風吹在堅硬的表麵上,可能會形成一些漏鬥式的地形,如果不小心的話,隨時可能會陷進去。風會使氣溫降低,在平靜的環境裏,當風速達到每小時19公裏時,由於風的降溫作用,自然的溫度會下降到無風環境中的50%以下。當速度超過1500米時,雪無法預測,在任何季節都有可能降落。降雪會增加雪崩的可能性,從而改變地形地貌,讓人迷失方向。
走進大山時,你將進入典型的闊葉落葉林,然後是常綠鬆樹林,再進入眾所周知的樹帶界限。樹帶界限是指從這往上的地方,光合作用很弱,樹木無法成長。再往上,你會發現類似於凍土地帶的低矮的灌木叢和草類。在斜坡上可能有草,也可能出現草叢。
繼續向上走,植被就會消失,以上全是岩石,岩石會在稍微平坦的地方集聚起來。布滿碎石的山坡,爬起來很困難,因為地麵非常光滑,沒有東西可以攀附。如果大雪覆蓋山體,會給登山的人帶來挑戰,也會帶來一定的好處。在一些地方,雪層很深,很難穿越,但是它也讓一些走起來困難的地形更為平滑,更容易攀爬。
山脈上的耐力訓練
“高處不勝寒”這個短語是對軍事山脈訓練的中肯評價。確實,在戶外時,士兵不得不與各種困難因素作鬥爭;然而,在大山裏,許多環境的困難被無形地增加了。
由於吸入肺部的氣體相對幹燥,身體對水的需求增加了,這意味著必須進行額外的水補給。海拔高度太高,就會缺氧,導致高山病,使精神萎靡。高山病包括急性高山病(AMS)、高原肺水腫(HAPE)或者高原腦水腫(HACE)。
減少高山病的最好辦法是增加環境的適應性。我們可以在剛開始時先爬到合適的高度,然後停下來休息三天,繼續向下一高度進發。不過,即使通過逐漸增加高度的方式,也會產生類似的症狀,因此,每晚睡覺隻能比前一晚睡覺的高度高91米。
由於高度和天氣惡劣,士兵們要遭受各種各樣與寒冷有關的傷害,包括凍傷、降低體溫、戰壕足病和雪盲。因此,穿著合適,攜帶正確的裝備是非常重要的,這包括分層的衣服、頭巾、防風鏡及皮靴。
進行這項新的運動後,在大山環境中,一些新的肌肉塊會得到鍛煉,包括那些在角落中的、攀登或下坡時平衡身體的肌肉,以及上身和胳膊的大部分肌肉。心血管耐力越大,在那些缺氧的環境裏,你的身體就越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在現實環境中,沒有什麼能取代真正的體能訓練,換句話說,如果你打算登山,那麼,必須到不同的山上行走和攀爬來進行鍛煉,隨著身體狀況的改善,逐漸增加背上的負重。當然,你也應該進行一些真正的爬山運動。
負重訓練會增強肌肉的力量。如果你是一個跑步運動員,腿部力量很好,但也應該鍛煉上肢和胳膊的力量,為爬山做力量儲備。遊泳將有助於改善肺活量,這對於進入低氧地區來說非常重要。
在崎嶇不平和富有挑戰性的環境中,要求有保持個人活動和運動效率的心理耐力。爬山運動中的大部分工作都可以看成是某種形式的冒險,以及關鍵的體能訓練。為了提供最好的生存機會,精英部隊的隊員在進行山脈工作時,不但要有高水平的自力更生的能力,也需要與小團隊協作共事的能力。
軍事攀登的原則
攀登的基本原則是將重量集中在腳上,同時最大限度地利用手上的力量保持平穩。
對於軍事部隊來說,攀登通常是出其不意進攻敵人的策略,盡管這並不是最快、最容易的路線。攀登的原則包括將重量從身體的一個點到另外的一個點實現平滑地轉移,這些點一共包括五個:軀幹、雙手、雙腳。在同一個時間內,五個部位隻有一個可以移動。
正確的攀登姿勢是,攀登者靠兩腳保持平衡,腿伸直。如果攀登者太靠近岩石了,體重就會迫使腳離開岩石。胳膊不應該在岩石表麵張開,而應該放在腰和肩膀中間。其餘的三個點應該保持在原處,也就是說,體重應該分擔在一隻腳和兩隻手上,或者兩隻手一隻腳上。
移動時,一隻腳不動,另一隻腳向上抬,放在新位置上,此時,不應該改變身體位置或身體平衡。靠兩隻腳保持平衡,然後向上把重力放到剛移動的腳上,另外一隻腳就可以移動了。兩隻腳保持平衡,把一隻手移到腰和頭之間的地方,然後移動另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