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萌動(1 / 3)

【番外篇1】

柏烽煬被父親第一次帶進柏氏集團的董事長辦公室,是在他7歲那年。

人的天賦和所謂的天才,是一種很奇怪的概念和存在。

柏烽煬是柏仲之的長子,自打一生下來會笑的那刻開始,就板著一張小臉——酷似他父親的麵無表情。

這個,最多被人歸結為有個xing,或者是不拘言笑之類的概括和形容。

但是,柏烽煬的天賦在於數字。

他從小就對各種數字特別敏感,尤其是數字之間的增減起伏,敏銳非常。

8歲那年,柏仲之帶著柏烽煬進了公司的總會議室,參加一個公司內部的會議。

臨時股東大會,商討一項收購議案。

領著柏烽煬進了會議室後,柏仲之指著事先前讓助理放好在門口角落裏的一個椅子,簡單地說,“坐那兒去,乖乖聽會。”

柏烽煬轉身向會議室的角落處走去,帶著點兒費力地爬上了高高的硬質木椅,然後一本正經地環視了大大的會議室一圈。

整個會議開得議程冗長無比。在費時頗久的過程中,柏烽煬一直維持著腰背挺直的姿勢,最多會換個傾聽的姿勢來緩解一下身體的疲勞。

會議結束,柏仲之在拍板定案後,突然轉過頭對著安靜的兒子問,“鋒煬,說說你的看法。”

柏烽煬慢慢地報出了一個數字,然後帶著歉意和微微的怯意地說,“我有很多聽不懂的地方,隻聽出來一點點兒,咱們掙的錢有可能暫時因為這次收購受到影響,但是很快就能多掙很多。”

柏仲之轉過頭,目光掃過剛剛反對收購案的董事們,毫不留情地說,“還不如一個八歲孩子的眼光。”

這天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柏仲之臨時宣布,柏氏集團的下任董事長就是自己年僅8歲的長子。

一個星期後,柏烽煬離開了父母,趕去了大洋彼岸的金融中心。並且從彼時起,就開始著力於對商科和金融的被動熏染和主動學習。

隨行照顧的是被柏仲之喊作“滿叔”的老管家,由此可見柏仲之對其的重視程度。

臨行前,柏仲之拍著兒子的肩膀,認真地囑咐,“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可以接任柏氏了,什麼時候回來。我對你不做過高的要求,維持住柏氏應有的份額業績就算你是我合格的繼承人。”

然後柏董事長微微一笑,“聽不懂份額和業績?”

八歲的孩子點了點頭。

男人一巴掌拍上了兒子的後腦門,“那就去學吧。”

柏烽煬走後的一年後,柏家二少爺出生。

對於第二個兒子,柏仲之的評價是——漂亮的男孩子。

都說親情濃於血,但是再稠濃的血液也能夠被稀釋掉。尤其是背景牽涉到了豪門世家、錢權名利、家產繼承這些問題上時,其效果最為明顯。

對柏仲之來說,兒子的作用是用來繼承家業的。隻要能勝任了家族企業的繼承人這一職責,就完成了人生的目標。

至於親情,是用來教導兒子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繼承人的。

所以,柏總在自己大兒子身上貼上的標簽是“繼承人”,在自己二兒子身上貼上的標簽是“聯姻者”。

有一個漂亮的兒子,來進行家族聯姻甚至囧囧聯姻,是一件很合算的事情。

柏仲之的親情,僅限於此。

至於柏夫人,生下來就為了成為貴婦人的她,更關心的是自己柏家少夫人的位置做得穩當不穩當,巴黎的T型台上又出了什麼新秀設計師需要去跟風,每年的奢侈品有沒有購買到盡興,牌桌上的輸贏稱不稱得上是一擲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