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分析你的談話對象(1 / 1)

談話之前要對對方有大致的分析、評估:

應先了解對方的一些經曆情況和生活狀況。思維方式的不相同,也要特別了解他的生活願望,生活觀點。

1.必須注意對方的心境特征。如果在交談當中,不顧對方的心理變化,而一味地將想法統統搬出來,那麼,你是得不到他的認同的。一廂情願的談話往往會讓對方厭惡。

2.不該說話的時候說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該說話的時候卻沒有說,從而失掉了說話的時機;不看對方的態度便貿然開口,叫作睜著眼睛說瞎話。在交談過程中,雙方的心理活動是呈漸變狀態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和人交談中應兼顧對方的心理活動,使談話內容和聽者的心境變化相適應並同步進行,這樣才能讓交談者達到明朗化,引起共鳴。因為說話更應清楚對方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性格外向的人易於“喜形於色”,和他可以侃侃而談;性格內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應注意委言婉語、循循善誘。

3.必須考慮到對方的反應。曾經有位外國旅遊者在旅華期間自殺了,為了減輕語言的刺激性,醫生經再三推敲,最後在死亡報告書上回避了“自殺”兩字,而用了“從高處自行墜落”這一委婉語。在中國北方,老人故世了,以“老了”諱飾,老幹部故世了,以“見馬克思去了”諱飾,類似有不下幾十個同義諱飾詞語。再如,生活中對跛腳老人,改說“您老腿腳不利索”;對耳聾的人,改說“耳背”;對婦女懷孕說“有喜”。總之,在語言交談中講究諱飾,也就是“矮子麵前莫說矮”,應做到“哪壺不開就別提哪壺”。其他如,長途汽車停車路邊,讓旅客下車時以“讓各位方便一下”來避諱,用餐時需上廁所,一般以去“洗手間”來避諱。在社交場合用這些諱飾式的委婉語,不至於大煞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