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許多人在說話中有一些毛病。雖然這些毛病不具有決定意義,但如果不加以注意,就會大大影響我們的談話效果。
一般人在交談中常常容易出現以下幾方麵的問題:
1.多餘的口頭禪
有些人喜歡在交談中使用太多或不必要的口頭禪。例如,一些人喜歡在什麼地方都加上“自然啦”或“當然”一類詞句;另一部分人喜歡加太多的“坦白地說”、“老實說”一類的套語;也有人喜歡問別人“你明白麼?”或“你聽清楚了嗎?”還有人喜歡說“你說是不是?”或“你覺得怎麼樣?”如此等等。
這類小毛病,可能自己很難發現,最好的辦法是問一問你的朋友們,請他們替你注意一下,並時刻提醒你。
2.雜音
有些人談話本來很好,隻是他在言語之間摻上了許多無意義的雜音。
他們的鼻子總是一哼一哼地響著,或者是喉嚨好像老是不暢通,輕輕地咳著,再不就是在每句話開頭用一個拖長的“唉”,像怕人聽不清楚他的話似的。這些毛病,隻要自己有決心,是可以清除的。
3.諺語太多
諺語本來是詼諧而有說服力的話,但諺語太多也不好。用諺語太多,往往會給別人造成油腔滑調、嘩眾取寵的感覺,不僅無助於增加說服力,反而使聽者覺得累贅。諺語隻有在恰當的地方才能使談話生動有力。在使用諺語時,我們應盡可能使其恰當。
4.濫用流行的字句
某些流行的字句,也往往會被人不加選擇地亂用一番。例如“納米”這個詞就被濫用了,什麼東西前麵都牽強地加上“納米”,“納米牙刷”“納米字典”“納米”這,“納米”那,使人莫名其妙。
5.亂用一些詞
有些人不知是因為偷懶,不肯開動腦筋找更恰當的字眼,還是有其他方麵的原因,特別喜歡用一個字或詞來表達各種各樣的意思,不管這個字或詞本身是否有那麼多的含義。例如,許多人喜歡用“偉大”這個詞。在他的言談中,什麼東西都“偉大”起來了。“你真太偉大了”,“這盆花太偉大了”,“今天吃了一餐偉大的午飯”,“這批貨物賣了一個偉大的價錢”等等,給別人一種華而不實的印象。因此,我們要盡可能地多記一些詞彙,使自己的表述盡可能準確而又多樣化。
6.瑣碎
許多人在談話的過程中瑣碎得令人討厭。例如,講述自己的經曆本來是最容易講得生動、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歡聽別人講親身經曆。但是,許多人講自己所經所曆的時候,一味不分主次地平鋪直敘,覺得自己的所經所曆,樣樣都有味,都有講一講的必要,結果反而使聽者茫無頭緒,雜亂無章,索然無味。
講經曆或故事,要善於抓重點,善於了解聽者的興趣集中在哪一點上,少用對話。在重要的關鍵點上講得盡可能詳細一些。其他地方,用一兩句話交待過去就算了。
7.喜歡用誇張的手法
誇張的手法有一種引人注意的效果。不過,我們不能把誇張的手法用得太過分。否則,別人就不會相信你說的話了。
在現實生活中,你不可能每次說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消息;也不可能每次都講最動人的故事或是最可笑的笑話;你所看的書,不可能每一本都是最精彩的;你所認識的朋友,不可能個個都是最可愛的。不要到處都用最、極、非常、無限等詞,如果在你這無數的“最”中,有一個真正的“最”,你又怎樣表示呢?難道你要這樣說: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你真這樣說,別人聽了也無動於衷,因為他們會認為你是一向喜歡誇大的人。
8.注重自己說話的語調
語調能反映出你說話時的內心世界、你的情感和態度。當你生氣、驚愕、懷疑、激動時,你表現出的語調也一定不自然。從你的語調中,人們可以感到你是一個令人信服、幽默、可親可近的人,還是一個呆板保守或具有挑釁性或好阿諛奉承或陰險狡猾的人。你的語調同樣也能反映出你是一個優柔寡斷、自卑、充滿敵意的人,還是一個誠實、自信、坦率以及尊重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