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說的沒有錯,皇上跳出三界之外,也許在皇上的眼中,我們這些人,就如同螻蟻一般,可笑我還猜疑皇上,如今看來,皇上也許根本就沒有在意。”唐風說著,語氣中,已經有些一絲哭腔。
“唐風,說句實話,你是跟著皇上最久的人了。比我還要早,我真的不希望你在向昨天那樣了,你難道不清楚你在皇上的心目中,到底有著怎麼樣的地位嗎?”
“地位?”唐風迷惑了,他還真沒有想過他在李治的心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你是真不明白還是裝糊塗,他曾經說過,從登基以後,才是新生,而你,正是在那個時候開始陪著他的,你想想吧,朝中多少大臣,皇上從來不會拿正眼去瞧,你在想想,皇上曾經跟你吐露過多少心事,也許在這個世界上,你是最了解皇上的男人了。”
這話說完,楊雁似乎有些倦了,臉上略略的顯出疲憊之色。
“娘娘,還是回宮吧,這裏風沙太大。”
唐風心中雖然一時是滄海桑田,波瀾壯闊,但嘴上還是說道。
楊雁搖了搖頭,放下手中的酒杯,“你以為我是特意來給你解開心結的嗎,這隻是一方麵,李恪回京了,我也是來看看,我這個大哥,到底怎麼樣了,聽說他在北方,可沒少納小妾。”
唐風不禁有些好笑,別人不知道,他對楊雁與李恪之間的恩怨,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當初他斟酌了許久,才將這些事情的詳情,告訴了李治。
說話間,遠處的官道上,已經能看出儀仗隊的身影了。
本來李恪回京,是不會這麼大張旗鼓的,但因為隨同他回來的,還有多年鎮守邊關的很多將軍,還有道王等等人物,所以這次回京,也是銅鑼開道,淨水潑街了。
“你去告訴薛淩一聲,別人放過去,將他弄上來。”
楊雁有些醉意,說話辭不達意,但唐風還是聽明白了這其中的意思,隻不過,轉述的話卻不能這麼說了。
儀仗隊很長,出乎唐風意料之外的是,這次李恪回京,竟然將所有的家眷都帶了回來,這當然是皇上的意思,沒有皇上的聖旨,李恪絕對不敢將家眷帶回京師,而既然回來了,就有很多種寓意了。
首先就是從一個側麵說明了皇上對李恪已經沒有任何的戒心了,而他以前的行為,也可以完完全全的忽略了,以往,別人也許看不上他這個吳王,因為,他曾經是亂臣賊子,皇上必定會有戒心,可如今這個吳王的分量,可就重了。
在就是李恪回京,那燕然都護府,也必定要換人防守,以後與突厥人打仗,李恪就不太可能上了,大唐五大軍區,北方要換統帥,這可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兒,這連唐風都不知道,他怎麼能不吃驚。
不過攔截李恪的事兒,倒是讓他頗費了一番周折。剛剛進城,就將李恪弄出了儀仗隊,這讓不少人都誤會了,以為皇上要對李恪動手,反而李恪的家眷,並沒有任何的反應,似乎沒有注意一般。
李元慶與唐風對了一個眼色,看唐風臉上輕鬆,知道並不是自己想的那樣,才輕鬆下來,一直以來,李恪都與他合作的不錯,這個李家的晚輩,可以說是非常會做人,不管是從血緣上,還是從合作的角度來看,李元慶都不想他出事。
李恪也有些納悶,不過,他也沒有問,隨著唐風來到了城牆之上,看到楊雁,眼角猛地一縮。
李恪的表情變化的太明顯了,以至於他想收回,都不能了,否則就顯得太假了,但他實在是太驚訝了,回京之後,第一個要見自己的,竟然是楊雁。
對於楊雁,他可不像旁人那麼恭敬,這個楊家的妹子,李恪可以說是記憶猶新,當初讓他又愛又恨的,不就是這個冰仙子嗎。
當年朱雀門之變,可以說是楊雁直接導致的,若不是楊雁在背後的慫恿,李恪是斷斷不能造反的,因為當時他對太宗皇帝的崇敬與畏懼的程度,非同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