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聞言哈哈笑道:“眾生不論天王神佛、凡夫俗子、鳥獸蟲魚,皆有如來藏,俱是平等無異,這是真如種子,看來你心中的菩提種子已經萌發,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亦在生長。本座這便收你入教,秉我迦持!”
孔雀聞言大喜:“多謝我佛慈悲,然小生一介禽鳥,尚未修得人形,且不知姓甚名誰,乞望佛祖指點一二。”
佛祖道:“三界六道自有命數,我佛門更非逆天而行,你修為尚淺,未化人身,是天命所定,尚不能得名。你且隨我回駕大雷音寺,慢慢秉承教法精心修持,必能法力大增化身為人,那時本座再為你命名歸籍。”
孔雀俯首謝道:“多謝我佛無上願力慈悲感化!”
法會結束,諸眾頂禮佛足而去。佛祖便喚上隨侍迦葉、阿難兩位尊者、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五比丘及孔雀回到了靈鷲山大雷音寺。
回到大雷音寺,排班列座,令孔雀在那大雄寶殿中占得一位,以便日後修行、聽法。自此孔雀每日在大雷音寺中聽聞佛法,也時常跟隨佛祖降臨到人間道場,勤修不怠。也不知過了幾個春秋,多少寒暑,度了幾劫,孔雀的修為精進不少,終於一日化為人形,乃是一個身材魁偉修長的美男子,靈鷲山眾僧侶佛菩薩皆讚其形貌昳麗無人可比。
那大雷音寺中,時有兩大瑞獸,一曰青獅,一曰白象,分為上首大士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之坐騎,已然心通法相,早種菩提,在寺中亦是尊者之列。今日此番見得孔雀修得人身,且容貌俊偉,皆歎然稱讚。
青獅道:“偉哉俊哉!汝實在是我佛門數一數二的美男了!”
孔雀微笑答道:“哈哈哈!獅兄說笑了,我佛門弟子早已諸法空相,色即是空,皆不過是一副臭皮囊罷了,何來美醜俊陋之論!”
白象道:“孔雀兄雖入門晚於獅兄與我,然所曉佛理實高於我等啊!”
孔雀道:“不才不才!若論入門早晚,我實在是晚輩後生,怎敢跟兩位師兄相較。”
青獅道:“孔雀兄實在過謙。你我雖同侍佛祖久矣,卻不知你身世若何,緣何在那鹿野苑中,聽聞佛法?”
孔雀喪氣道:“唉!我自小便生在那鹿野苑中,與牛羊為朋,與馬鹿為友,與雁鵝為伴,與雞雉為親,實不知父母為誰,緣何生於彼處!聽得鹿野苑中眾友所講,我是從一顆金蛋中破殼而出,然卻無人知道蛋從何來呀!”
白象道:“想不到孔雀兄的身世竟如此神秘離奇。我與獅兄亦是經過一番苦難才來到此佛門聖地的!”
“哦?”孔雀驚喜道,“卻不知二位師兄身世若何?”
青獅道:“據此聖地往南而去,經三萬五千八百裏,越過南天竺海,有一獅子國,國中有一獅駝嶺,我本是生在那裏的一隻獅子,然我與眾獅皆不大相同,因我毛色青翠,大異於金黃之絨,故眾獅視我為異類,欺我虐我,我皆容忍不發。及至一日,阿難尊者領了佛旨來到此地,為眾生說法演教,雖非佛祖親臨,但那時的場麵與在鹿野苑絲毫不遜,獅子國的三界六道眾生悉來聽法。我細聞阿難尊者所說佛理,忽覺無上法喜,我便說願意皈依我佛,供佛祖騎跨驅策。那時尊者大喜,立時同意了。說法大會後,尊者將我帶到了大雷音寺,得見佛祖本尊。佛祖觀我佛性深厚,然那時佛祖左侍文殊師利菩薩並無坐騎,便發了慈悲心讓我侍奉文殊菩薩,做坐騎侍者。如是我便跟隨文殊菩薩修行,直到今日。”
言畢,白象說道:“獅兄入侍文殊菩薩,在我之前一劫。據此向東行二萬三千五百裏,有一個乘象國,我便出生在那裏。國都曰萬象城,城中象眾萬千,多為國人所乘之輦。我亦是不同於諸象的異類,因我生有六顆長牙,原有無上威力,武士國師皆不敢欺身。我便作威作福,造作孽業,殺戮國人,自稱白象王。乘象國中上至國王後妃,下至平民百姓,皆畏懼於我!後有東土人欲前往大宛國經行此地,見此情景卻難以施助,後來行至迦毗羅衛國時,將此地的情景稟告了淨飯王,淨飯王又告知佛祖令其救民於水火。那時佛祖便派了右侍普賢菩薩前來救度。普賢菩薩大行大願,普渡眾生,將我造下的罪業一一贖救,最後我被他捉住無法逃脫,菩薩便道‘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我觀你色相不凡,若能痛改前非,放下屠刀,便可饒你性命,度你到大雷音寺佛祖處’,那時我並不知佛法微妙,隻求留得一命,便應了菩薩所言。我隨菩薩來到大雷音寺,佛祖說我是普賢大士所脫度,讓我侍奉普賢菩薩,為其坐騎。此後我伏菩薩管,隨其學得微妙佛法,頗解義趣,亦常為過往的錯事懺悔消業啊!”
孔雀聽得津津有味,說道:“如此看來二位師兄皆是非凡之輩,令我大開眼界大長知識,甚喜甚喜!然則佛祖升座說法之餘,兩位菩薩及二位師兄並未在寺,所去何方?”
青獅笑道:“當年文殊、普賢二位菩薩侍佛左右,後由迦葉、阿難二尊者為侍者,兩位菩薩便各辟道場宣講佛法,救苦渡難,文殊菩薩在五台山,普賢菩薩在峨眉山。我與白象便各在五台山與峨眉山,但常隨菩薩到此大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