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咱們村的墳墓嗎?”
林曉怡問林健。
“不就是外姓人的祖墳嘛。”
慌墳、野墳等我都聽過,但吃人的墳墓還是第一次聽說。
難道墳墓還能張嘴把路人給吃了?
“姓劉的那家?”
一個村子居然還有三個姓?
林曉怡打了個冷戰。
“可不是,現在大家都在圍觀呢。”
林健說道。
他對我說“常先生,劉大嘴說你在村裏的話就請你出去看看。”
“若是遲了,被吃進去的人現在指不定沒救了。”
林健在前麵帶路前往墓地。
不過這回去的不是泥土山。
而是長滿青苔的石頭山。
青苔石頭山很難登,不過位置不在山上。
隻是在路邊。
此時路邊圍著十幾個人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路邊大約一米多的位置,有一個黑乎乎的洞口。
周圍有不少水泥砌過的痕跡。
似乎是有人故意弄成那樣的?
還真有嘴巴?
“報應了吧,據說當年他們家的做法就讓人很反感。”
“可不是,虐待老人,就算不想贍養,也不至於那麼殘忍。”
“今天發生的事,劉大嘴家得負全責!”
我聽到的討論,似乎都在指責劉大嘴。
洞口邊上站著兩個男子。
林健說那兩個就是劉大嘴兄弟。
不僅僅是村民對這個墳墓有異議。
連林健都跟我說,當年這個墓穴葬法本來就很奇特。
很殘忍。
沒看到墳墓之前我不好說什麼。
現在看到洞口,我瞬間就明白了他們說的什麼意思。
“這些老舊的方式,你們沒見過也很正常。”
“其實這是某少數民族古老的葬法!”
“叫自死窯,也叫寄死洞。”
當然,那把那個不是殘忍,而是人家本身的風俗。
雖然路邊位置跟他們的風格不同。
隻是附近沒有山崖峭壁,似乎隻能找石頭山。
自死窯,即是把自覺無勞動力、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進自死窯。
這一民俗主要止在清末前期。
不過也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末代沒出現過。
我尊重風俗,所以並不歧視人家這樣的做法。
林曉怡跟林健聽了我的介紹後,都很詫異的樣子。
當然了,這種民俗,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
“劉大嘴,這位就是之前我請的風水先生了。”
林健帶我到洞口給我介紹。
另外一個則是劉大嘴的弟弟劉勝,外號菜幹。
“你好你好!”
“常先生,你快幫我看看,怎麼會有個人被…被吸進去了?”
被吸進去?
跟我聽到的不太一樣呀。
我點了點頭來到洞口旁。
洞口不大,比爺爺給我準備的壽木末端隻是大一丟丟。
裏麵漆黑一片,可見洞口是後期加工成的。
周圍的其實不是水泥,而是以前用糯米、砂石等製作成。
有點厚度,想砸開得耗費不少人工。
但是洞內卻發出一股奇臭無比的味道。
說是腐臭味,卻又有點像糞坑的臭味。
我從包裏拿出羅盤看位置。
但是羅盤上的指針卻晃動得非常厲害。
似乎磁場很不穩定。
我轉身看向路那邊的圍觀者。
全都不敢靠近。
風水位置還不錯,坐向對山,跌宕起伏,如青龍飛躍。
不過算不上完美,因為洞口周圍隻有個一房位置。
此墓後人,人不旺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