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終於下決心放棄了事業、財富和家庭,與這個女人結了婚。他們在一個小鎮上開了個雜貨鋪,埃迪成為一個作家。他再也不會有不安的感覺。
她用自己的真實深深地吸引了他,因為人成年以後總是在壓抑——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太坦率太豐富了。我們所受的教育告訴我們隻說可以被接受的話,聽起來很聰明的話;隻讀那些專家們認為有價值的書……但是這個女人完全是她自己,她什麼也沒失去。因此,她所說的和她所想的是那麼簡單而富有魅力。埃迪最終從那個眾人眼裏“成功”的男人中逃了出來,重新做他自己。
在人類關係中,率真和純真總是含著冒險的成分。於是,我們忍不住並且是不知不覺地設計了一副麵具,以避免坦誠相見可能帶來的傷害。但是為了獲得理想的人生,必須做一個真實的人,大聲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把你承受的容積放大些
不要輕易動怒。在死前將你的一生的罪過進行懺悔。
——猶太人格言
有一個師傅對於徒弟不停地抱怨這抱怨那感到非常厭煩。於是,有一天早晨,他派徒弟去取一些鹽回來。
當徒弟很不情願地把鹽取回來後,師傅讓徒弟把鹽倒進水杯裏,然後喝下去,並問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來,說:“很鹹。”
師傅笑著讓徒弟帶著一些鹽,跟著他一起去湖邊。
他們一路上沒有說話。
來到湖邊後,師傅讓徒弟把鹽撒進湖水裏,然後對徒弟說:“現在你喝點兒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師傅問:“有什麼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涼。”
師傅問:“嚐到鹹味了嗎?”
徒弟說:“沒有。”
然後,師傅坐在這個總愛怨天尤人的徒弟身邊,握著他的手說:“人生的痛苦如同這些鹽,有一定數量,既不會多也不會少。我們承受痛苦的容積的大小決定痛苦的程度。所以,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積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個湖。”
痛苦盡管難於忍受,它畢竟是有限的,而我們承受一切的心胸可以無限擴大,以至包容一切。心胸開闊,痛苦自然會變得輕微。
禮儀不是裝出來的
勸一個人行善,首先要給他描述天堂的美景。
——猶太人格言
一次,兩個學者到一個富翁家喝茶。在桌前坐定之後,就討論起經文來了。在很多問題上,他們發表著不同的看法。正當他們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女主人端著一個盤子進來了,上麵放有兩塊餅幹,其中一塊比另一塊大一些。學者們都比較遵守禮儀,互相謙讓著,都不願意第一個去拿。
“揚克爾先生,您先請!”其中一個顯得很有禮貌。
“不不!依薩克先生,還是您先來吧!”揚克爾也彬彬有禮地說。
最後,相持不下之時,揚克爾突然伸手挑了一塊大的餅幹。
這一舉動,讓依薩克感到十分地吃驚。
“揚克爾先生,你這是幹什麼?你的學者風範哪兒去了?竟然毫無禮貌地拿走了大塊餅幹,卻將小的留給別人。你真是個不懂得禮節的人。”他委屈地責備道。
“好,那我要問你,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呢?”揚克爾問道。
“你這話什麼意思?作為一個懂規矩的人,我當然會挑小的那塊。”
“哦,這不就對了,你現在不是得到了那塊小的嗎?為什麼還這麼不高興?”揚克爾高興地說。
禮儀是一個人最基本素質的一個體現,他不是裝出來的,那種故作姿態的禮儀是經不起事實的考驗的,隻有從內心去修行自己的品行才會真正受到別人的尊敬。
團結的力量
無論多麼長多麼結實的鏈子,如果中間的一個環壞了,就沒有任何作用了。
——猶太人格言
洪水漲得很快,將要淹了至上的寶座。使得萬能的主叫了起來:“靜止,洪水!”
於是洪水變得更加自負:“讓我們淹沒地球吧,因為我們是所有生物中最有力量的!”
上帝被它們的話激怒了,他指責洪水說:“不要吹牛,不要誇大你們的力量!我將會把你們送上沙灘,用一道屏障來阻擋你們!”
當洪水看到沙灘上那細小的沙粒後,又諷刺說:“用細小的沙粒阻擋我們?得了吧。我們用最小的浪花就能將你們擊垮!”
聽到這些話,小沙粒有些害怕,但他們的首領安慰道:“聽著,同伴們!我們的確很小,單個的力量確實微弱。但隻要我們團結一心,我們就能凝聚在一起,那時洪水就可以見識一下我們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