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交流?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件令人十分激動的事情,但是王衛民卻提不起興趣,顧依依十分高興的把三千美金塞給了王衛民:“窮家富路,別讓老美小看了咱們。”
王衛民摸著自己口袋信封裏的差旅費,一百五十美金,這是一個月交流期間他唯一能夠動用的金額。
剛剛到家,母親江琴悄悄把他拉到一旁,遞給他一個厚厚信封,裏麵是上萬美金和一張長長的名單,王衛民一看嚇了一跳,老張家要一台落地彩電,老錢要一台摩托車,美式哈雷那種,趙家想要一台雙開門冰箱和烤箱......
晚飯過後,王達破天荒的把王衛民叫到了書房裏麵叮囑道:“這次去的營連級軍官隻有你一個,你要認真對待,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要時刻牢記,但是我們也要學習他們,要承認他們比我們先進,某些方麵比我們優秀,我們曾經是敵人,現在是朋友,但是國際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所以未來我們有非常大的可能性成為敵人。”
王衛民點了點頭:“我出國交流回來之後是不是可以直接回南疆,我大哥那邊不能總缺編一個偵察連長?”
王達喝了口濃茶:“革命軍人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你操什麼心?你已經是營級幹部了,高職低配不太可能,你大哥才是營級幹部,你回偵察大隊那叫添亂,不要覺得你打過仗了就腰杆子硬了,比起老子三八線上浪幾回,你差遠了,明白嗎?”
王衛民想回戰場的想法徹底偃旗息鼓了,王達語重心長道:“未來戰爭是個什麼模樣,我不知道也不清楚,我們在進行機械化建設,機械化不等於現代化,戰爭的模式和戰術、戰略都要與時俱進,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下次戰爭來臨,你們是中堅力量,建設現代化軍隊需要你們,你要時刻牢記,軍人就是為了戰爭而生,你身後就是祖國和人民,無論敵人是誰,他們隻能跨過你的屍體,隻要你活著,祖國和人民就是安全的,明白嗎?”
王衛民認真的點了點頭,父親在他眼中總是非常嚴肅的,表揚是幾乎不存在的,最多的就是各種批評,大哥小的時候總挨揍,自己相對大哥童年是幸福的,因為父親忙於軍務無暇顧及。
王達打開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牛皮箱,裏麵有一本殘破的日記本,王達鄭重將日記本交給王衛民:“這是偵察一營全體官兵的花名冊,老營長說過,花名冊在,偵察一營就在,猛虎營的前身就是偵察一營,你回來後去猛虎營當營長,要虛心,我作為軍事主官不幹涉你們兄弟倆個的進步,你們要憑本事,不是拚爹,明白嗎?”
王衛民離開王達書房之際忽然轉身詢問道:“爸,你當年指揮部隊消滅敵人之後有什麼感覺?”
王達微微一愣:“戰爭就意味著犧牲,死亡的不止有敵人,還有你身邊的戰友和部下,我們那個年代沒那麼矯情,鬼子不投降就幹死他,那是民族仇,在朝鮮打聯合國軍,那是家國恨,抗戰從1931年算起到小鬼子投降,整整14年,三年內戰打敗國民黨反動派,那個時候就是迫切的想過和平日子,但是你想過和平日子,敵人不同意啊!隻要打,戰爭中打出了大國尊嚴。”
王達回答了王衛民的問題,又沒回答,他不願意回憶那些血肉橫飛的日子,自己身旁的戰友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他們跨過鴨綠江,但是卻沒能在回來,除了少數特級戰鬥英雄和團以上軍官的遺體運回國內安葬,其餘的一律就地掩埋。
犧牲在北朝鮮的還好一些,收殮了大部分,但是犧牲在三八線以南的,就無能為力了,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回家”。
軍事交流團是應美方邀請,由陸海空三軍與第二炮兵部隊共同組成了,一百七十九人,交流團的規模與級別都是空前高的,正營職的王衛民果然是級別最低的,但是大家都清楚這個言語不多的小家夥是個真正的狠角色,在敵境縱橫八晝夜予敵重創的戰鬥英雄。
坐在飛機上,王衛民顯得有些拘謹,他終於知道了自己為什麼是陸軍了,飛機這玩意一旦上天自己就說了不算了,一切都掌握在飛行員的那根杆子上,自己不能腳踏實地,王衛民心虛得一匹。
交流團的副團長李光明是王達的好友,他一直在關注著王衛民,王衛民參加交流團也還是有需要的,因為雙方會晤的一個環節是交流與越作戰的經驗和教訓,畢竟老美在越南吃了大虧,他們與其說在總結教訓,實際上也是變相與我軍進行真正意義上的交流,這種交流說著好聽,實際上是一種相互之間的軍事試探,隻有實力相當才能擁有所謂的“軍事互信”。
李光明讓王衛民認真準備一下,老美的特種部隊是個什麼樣,咱們心裏也沒數,但是他們特種兵沒能做到的,我們的偵察一連做到了,這同樣也是一種精神層麵的示威和優越感。
飛機經過幾次經停加油,終於抵達了目的地哈德遜河口的國際大都市紐市,坐在大巴中的共和國軍人穿著最新式的八五式軍裝,為了這次交流活動,刻意采用了進口的邁克遜呢製作的軍裝筆挺不容易褶皺,但是依然沒有軍銜,這讓美方感到非常棘手,他們隻能製作交流人員的中英文掛牌用以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