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民見到了美軍的勳表與技能章等等佩飾,幾乎讓他眼花繚亂,軍人渴望功勳,我們的軍功章有嚴格的佩戴場合要求,交流活動並不再次序列,由於美軍有軍銜和姓名章,所以一開始他們沒有佩戴中英文掛牌,經過我們的抗議,美方人員也佩戴上了掛牌,畢竟交流團中的大部分人是不懂英文的,隨團的二十幾個翻譯幾乎忙的是腳不沾地。
繁華的大城市高樓林立,霓虹閃耀,王衛民身處這鋼筋混凝土的“叢林”中,深深感受到了資本主義的發達,每個人都是形色匆匆,仿佛在追趕時間一般。
雙方的交流是分專業進行的,海軍人員去了哈德遜河口,見到了裝備有“宙斯盾”係統的提康德羅加巡洋艦和最新的導彈驅逐艦,當然,美方沒有任何出售的意思,他們也不怕我們的技術人員靠近,因為以我們的電子、信息、材料等等方麵,就算給了我們工藝和圖紙,我們也造不出來。
海軍的人員看得眼紅,尤其是美方刻意安排的航母打擊群從近海經過,艦載機快速起飛,所有的海軍人員心頭宛如壓了一塊巨大的石頭一樣,堵著透不過來氣,保衛祖國的海疆不是靠喊口號,而是要憑借實力。
海軍方麵領隊黃華中兩鬢花白,整整一個上午他一言不發,途中他們還在討論關於導彈快艇的狼群戰術,六十年代我們引進過北方鄰居的“黃峰”全封閉導彈快艇,仿製出了21型艇,但是我們國產的導彈沒設計完成就落後了,海軍急需近海防禦的利器,神盾艦不敢想,巡洋艦不敢想,航空母艦連做夢都沒夢到過。
就連在馬島戰爭中被打得稀裏嘩啦的四五型驅逐艦人家都不願意賣給我們,就算賣,我們也囊中羞澀,人窮誌短,馬瘦毛長啊!黃華中仰天長歎。
空軍方麵更是以淚洗麵,差距太大了,這是戰術根本無法彌補的差距,代差怎麼用戰術去彌補?預警機,視距外鎖定攻擊?反雷達脈衝輻射導彈?F14雄貓雙方戰鬥機驚人的性能,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一個編隊就能幹掉我們一個裝甲師,而我們連敵人都無法發現,更別提交戰了。
美軍的空中突擊師理論上可以48小時之內全球部署,我們的運八還在琢磨如何減輕重量......
第二炮兵就更不用說了,我們視為絕密的,人家是拿出來公開參數展示的,我們是裝備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展望一代的思路,恰好,我們展望的是人家現在裝備的,這不僅僅是國力方麵帶來的碾壓與震撼,更是打破了我們的作戰體係,我們龐大的軍隊在敵人質量高科技武器組成的長矛麵前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要承認他們很強大很難嗎?黃華中瞪著眼睛望著一個個十個不服的領隊們,幾天的裝備展示和交流,對方給了我們太多的震撼,這已經不是朝鮮戰爭時期的美軍了,他們在組建體係作戰,而我們地空之間簡單聯絡都達不到,要空軍拍引導員攜帶他們的通訊設備到具體的作戰單位。
沒有錢,幾乎所有的領隊都是攤手,仿佛是如果有了錢就能如何如何,王衛民已經意識到了,我們是體係落後,這落後的體係未來會要了我們的命,不僅僅是國防,從科技到電子領域,材料學領域等等,沒有一個不是落後的,逆向工程雖然有所幫助,但是沒有核心技術。
陸軍的交流相對簡單得多,美方沒有給王衛民等人展示他們的裝備,而是一小隊海豹突擊隊夜晚斬首敵方指揮部的進攻演示。
這次王衛民麻了,他查看了對方的夜視儀,這玩意能把黑夜變成白天,我們引以為傲的野戰優勢不複存在了,果然科技改變戰爭,人類把最優秀的人才投入科學研究,卻把成果用來大量殺戮同類。
輕武器的性能完全超越我軍,尤其是各種口徑的卡賓槍,我們還在為統一口徑減少後勤壓力在努力,而對於美方來說運力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美方非常客觀的評價讓王衛民深感責任重大,美方電腦模擬擊潰我方一個大軍區需要至少72個小時,對我裝甲、火炮單位損毀比例超過百分之七十,摩托化步兵殲滅百分之八十以上。
海軍和空軍沉默了,因為大軍區就代表著陸軍,如此大規模的戰役,他們能夠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
王衛民寫了一份報告,軍事變革是在必須,走出去才知道自己的短板,封閉自守隻能是死路一條。
很快,這份報告出現在了上級首長的桌上,王衛民也終於迎來的三天的自由活動,他也結識了一個新朋友,美軍少校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