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平安夜風波(下)(1 / 2)

漢密爾頓實際上已經盯上了王衛民,他沒能選入交流團很是懊惱,因為他失去了一次一鳴驚人的機會,他沒有邁克那樣顯赫的背景,不如邁克那樣的聽話乖巧,他隻會不斷替家裏惹麻煩。

與邁克同年從西點畢業的他至今還是一名中尉,而邁克已經成為了少校,漢密爾頓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認為邁克不過是憑借了顯赫的家世和鈔票,能力上邁克就是一個笑話,而在邁克眼中這家夥就是一個“麻煩的製造者”。

王衛民對於漢密爾頓這種“反智”的家夥感覺十分搞笑和頭疼,拿著二次世界大戰中上億人慘烈滅絕人性的殺戮,僅僅中國戰場犧牲的軍民就高達3500萬人,整個歐洲打成了一片廢墟,幾個所謂人性的個例在吹噓西方的道德觀?死神恐怕都會被氣得直接下場將其收走。

不過,對於王衛民來說,漢密爾頓這樣的攪屎棍出現在今天的場合,可以說完全攪亂了邁克的所有部署,邁克已經用了快一個月的時間接近王衛民,他清除王衛民堪稱顯赫的家世,尤其王衛民這樣優秀的人才,一旦受到不公和挫折,很容易走向另外一個極端,這是情報部門每年分析大量中國移民和偷渡客總結出的規律。

王衛民也暗自感歎,我們在研究人家的體製和製度的同時,這幫家夥滿臉偽善笑容的開始研究我們的文化和人性以及社會構成了......

從歐美的自大和有計劃的文化滲透與輸出,王衛民抵達美方之後感受最強烈的是他們的文化顛覆與覆蓋做得非常好,他們的年輕一代甚至覺得是蘇聯人和德國人聯手炸了“珍珠港”,二戰是美國力挽狂瀾拯救了世界,各種電影和漫畫編造著毫無邏輯荒誕的故事下,蘇聯紅軍成為了罪惡的幫凶,紅色鐵幕之下民不聊生,完全否定了蘇聯衛國戰爭對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巨大作用。

王衛民之所以認為歐美他們的文化顛覆是成功的,因為他們首先給自己的下一代成功的進行了洗腦,他們的精英如同邁克一樣都出身名校,他們的未來是維持現有的這種平衡模式。

歐美的中產階層在努力想要改變世界,擠進上流階層,底層則習慣了他們固有的生活,他們很少讀書,公立學校倡導所謂的自主教育,學校的學生接受的也是來自上層的各種觀點,讓他們久而久之失去缺乏思維和判斷能力,如同他們糟糕的生活一般陷入入不敷出的“死循環”。

文化滲透之後就是各種顛覆,前段王衛民遇到一個蘇聯文學家卡維金,這家夥整個晚宴足足幾個小時都在顛覆自己國家和民族的曆史,摸黑蘇共大肆攻擊,向往歐美的自由民主生活,最讓王衛民不可思議的是坐在一旁佩戴著“蘇聯捍衛者之劍”的克格勃官員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心在談著什麼生意?

這一刻,王衛民毛骨悚然,歐美勢力已經將蘇聯滲透得千瘡百孔了,蘇共二十多萬黨員的時候奪取了政權建立了蘇維埃,二百多萬黨員的時候擊敗了入侵的德國法西斯。

對於邁克王衛民天生有一種警惕,無論他們表現得多麼的善解人意,無論他們出於人性惡劣麵的各種關愛,他都視而不見。

但是,對於漢密爾頓這種出身底層無腦反智的他隻能避讓,狗咬了人,人若是再去咬狗,唯恐保護動物組織會找麻煩。

漢密爾頓這家夥近乎喪心病狂的盯上了王衛民,王衛民已經躲到了方娜身旁,方娜也一臉詫異的望著王衛民:“你是中國軍人?從祖國來的?”

王衛民點了點頭:“隻不過今天的場合好像不太合時宜,有些人可能不是那麼歡迎我。”

方娜看了一眼站在桌子上跳著牛仔舞的漢密爾頓道:“那家夥來自德州,粗魯得要命,我們這些留學生很多人都受到過他那夥人的騷擾,他們雖然是軍方的人,但是軍方對他們組建小團體推行他們的極右理念反而視而不見,這就是他們所謂的民主自由,當他們需要的時候就拽出來的遮羞布罷了。”

王衛民發覺自己中午的時候好像誤會了這個女孩,可能她並非是自己想象的崇洋媚外,漢密爾頓的英語有著濃濃的德州味道,就如同河南、四川、東北的方言都有顯著特點一般。

他是不準備放過王衛民,這個讓他幾十次推演全部均遭失敗的始作俑者,邁克憤怒到了準備將其拽下那張上萬美金的桌子,今天的聚會是在他家裏進行的,否則他沒有足夠的理由邀請王衛民,而且在這裏他能夠更加隨意的發揮他的強項,那就是展示什麼是資本主義的“浪漫”,花不完的錢就等於無限美好。

邁克打聽過王衛民的工資,換算成美元差點把他嚇死,287塊7毛人民幣,這點錢按他們官方的彙率換算一美元換二塊八毛,一百多美金而已。當然了,這隻是表麵上的,你就算拿著一整套的手續去銀行一美元也換不到,你從國外彙給國內的美元,隻能按當天銀行的彙率取出人民幣,真正民間換鈔已經是一換八甚至一換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