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廢立(2 / 2)

何苦期盼著太子也能有同樣好的表現,但太子帶回的巡查報告,卻幾乎把何苦給氣吐血了。太子並沒有偷懶,也沒有嫌艱苦回避,他是實打實的完成了巡視任務的,但他的報告卻真的能氣死何苦。太子一番巡查,發現了極多的問題,可他發現的問題,卻如同一柄柄利劍,全都刺向了何苦。

太子寫下了長篇大論的萬言書,其觀點很深刻,用詞也頗為激烈。太子認為,政府過度深入鄉村,導致了原有宗法社會的崩潰。種種平等政策,導致了士紳特權的消亡。工業的推進,更是一種與民爭利的行為。而且重視商貿的政策,直接導致了農本的動搖。學校偏重自然科學,讀書人都變成了實用之人,道德全無。官員們隻知政績考評,忽略了教化百姓,聖人之德已然不能人盡皆知。總之就是禮崩樂壞,作為天下根本的士紳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士紳們已經紳不聊生了,掌權之人都是些無德小人,國家也走到了極為危險的境地。

“這是東林餘孽的反攻倒算,他們妄圖複辟舊有製度,毀掉國家數十年努力的成果,他們想毀了朕畢生的心血!”在何苦的眼裏,太子的巡視報告,完全是戰書,是不甘屈服的舊勢力向他宣戰的戰書。

“停用太子一切印信,圈禁太子於瀛台,明日朝會,朕要廢黜太子名位!”何苦終於忍無可忍了,太子一再挑戰他的底線,而且將毀掉他苦苦奮鬥的一切。

何苦去見了王玉璿,通知了妻子,他要廢黜嫡子的想法。王玉璿表現的很平靜,並沒有為兒子爭辯什麼,她也知道,太子已經無法挽回了。王玉璿也是政府構建過程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她深知何苦是對的,太子腦子裏那些東西,已經過時了。儒家思想代表著的粗獷當節約的管理模式,已經被全新的深入且高效的模式所取代,太子已經不合時宜了。工業是強大的,即便太子不被廢黜,他登基後重拾儒家那一套,也必然引起各方力量的不滿。與其到絕境之中,被臣子趕下台,還不如讓父親來廢黜他,起碼他的結局會好很多。

第二日朝會,何苦下達了廢黜太子的旨意,但是戴憲明、葛隆等人卻封駁了何苦的旨意。戴憲明等人認為何苦這位武皇帝之後,大明由一位文皇帝接班,未必是一件壞事。漢武帝之後有宣帝與民休息恢複國力,永曆大帝之後有仁宗、宣宗與民休息恢複國力,何苦身後也該有這麼一位與民休息的皇帝。

何苦召開小圈子會議與內閣辯論了一下,因為何苦覺得自己身後,並不需要與民休息。大明的生產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已經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農業帝國,他的內外征伐,並不會導致民生凋敝,反而因為市場、產地的擴張,會進一步的增強國力。群臣認同何苦的說法,但是他們對於廢黜太子,還是持保留意見,畢竟廢太子不是什麼好事。

當何苦拿出太子巡視報告給大夥兒傳閱之後,群臣便沒話說了,太子若是沒有皇子的身份,大夥兒都快懷疑他是東林黨了。群臣也都有自己的利益,東林黨那一套若是複辟,他們誰也別想好,然後便這麼愉快的決定了。大明天命十二年五月初八,何苦降旨廢太子朱慈爍為安王,一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時代,徹底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