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果敢疏遠這樣的心靈垃圾(3)(1 / 3)

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說,提倡節欲是必要的,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弘揚理性亦是應該的,從個人與社會的統一這一角度來說,不放縱欲望才更和諧。《朱子大全》中說:“平日操技,莊敬誠實,涵養內心,戒矜躁,去嗜欲。”欲望不可沒有,又不可放縱,要節製。人既是社會的人,也是自然的人。自然屬性賦予人某些動物的屬性。不是有一句話:“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野獸”嗎,如果放任自己的欲求而不加節製。那人就會像一匹失去了韁繩的野馬狂奔不止,橫行不羈。人是動物中最文明的,但如果人一旦變得像獸一樣,那他又是動物中最野蠻的。不正當的欲望害人害己,甚至禍國殃民。物欲可以導致貪賄犯罪;淫欲可以使人強奸婦女,行凶作惡;權欲可以促使人們大搞陰謀詭計,攪得國無寧日。另外諸如煙癮、酒癮、賭癮、毒癮等等更是傷身害體,甚至搞得人家破人亡。

諸如此類人,如不及時回頭,懸崖勒馬,終究會被自己放縱的欲望吞沒。

十二、疏遠消極

清代有名的大臣曾國藩在與太平軍作戰屢次失利之後,仍給皇帝上書言“屢敗屢戰”——這是一種何等積極的心態。如果你一遇到挫折與打擊,就一蹶不振,喪失了挺身再戰的勇氣,那麼你隻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什麼事情,能鼓舞著一個人屢敗屢起,終於奪得最後的勝利?是積極的心態。

世界遊泳冠軍摩拉裏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以積極心態助人成長的過程。早在少不更事守著電視看奧運比賽的年紀,他的心中就充滿了夢想,夢想著即將到來的鏖戰時刻。

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前夕,摩拉裏已經有幸躋身於最優秀的參賽運動員之列。令人遺憾的是,在賽場上,他發揮欠佳,隻獲得一枚銀牌,與冠軍擦肩而過。他沒有灰心喪氣,從光榮的夢想中淡出之後,他把目標瞄準了1988年的韓國漢城奧運會。

這一次,他的夢想在奧運預選賽上就告破滅,他被淘汰了,跟大多數受挫情況下人們的反應一樣,他變得沮喪,把體育的夢想深埋心中,有三年的時間,他很少遊泳,那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

在摩拉裏的心中,自始至終有股燃燒的烈焰,沒法子完全把它撲滅,離1992年夏季奧運會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了,他決定再次來個孤注一擲。在屬於年輕人的遊泳賽事中,三十多歲的人就算是高齡了,摩拉裏久已脫離體育運動,再去百米蝶泳的比賽中與那些優秀的選手們拚搏,簡直就像是拿著槍矛戳風車的唐·吉訶德一樣的不自量力。

在預賽中,他的成績比世界紀錄慢一秒多,因此,在決賽中他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努力地為自己增壓打氣。在遊泳池中,他的速度果然是不可思議的快,超過其他的競賽者而一路遙遙領先,他不僅奪得了冠軍,也破了世界紀錄。

一個人的內心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力量,若是自甘埋沒,對身邊的一切事情都作低調處理:以為這是我不熱衷的,那是我不擅長的,為了避免失敗和遇挫的尷尬,有意識地疏遠一些難得的機會,雖然表麵上看來是最大程度地保全了麵子,沒有出乖露醜,但事實上卻是在最大程度地埋沒了自己的才能。隻有敢於挺身而出,對任何挫折和磨難都不在乎,心中所有的意念隻濃縮到一點——我要爭強竟勝,我要發揮出我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惟有在這種心態的導引下,才能屢敗屢戰,屢戰而屢勝。

十三、疏遠強出頭

俗話說:“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這句話是教導我們在不利於我們的形勢下,要學會彎腰,低頭,如果還是昂首闊步,怕不碰得頭破血流才怪,正所謂“煩惱皆因強出頭”啊。這些都是先輩們的人生經驗的總結,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一種勸世處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