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化掐著手指算了算時間,輕聲答道:“殿下,子信先生應該馬上就到了”
李修遠喝著清茶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意看了王德化一眼。
有一說一,身邊有這麼個內侍還挺好用,一些他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細節,他都能夠提前做好。
但問題是,這貨是個胳膊肘朝外拐的貨,投降的人永遠不可能得到他人的認可。
後來建奴貳臣傳的出世更是如同鞭屍,實在是太壞了,漢奸在世的時候被搓脊梁骨就算了吧,還留下本兒書來世世搓脊梁骨。
不過這畢竟是閹人,隻要建奴沒有打進來,他們也就那樣了,暫且用著吧。
李修遠轉過頭來不再看他,便對一旁的夥計問道:“小二,加水”
“好勒,客官稍等”
李修遠看著小二熟練的加水,隨口問道:“小二,這闖軍都入城了,對你們這茶坊可有什麼影響?”
“客觀這話說的”小二熱情的說道:“這能有什麼影響,街坊鄰居都在傳闖王來了不納糧,咱們這小商小販的再也不用受那繳稅的氣了” 小二說完便忙他的去了。
不納糧...
若是李修遠記得沒錯的話,最開始確實是說不納糧的,畢竟那時候什麼都沒有,喊喊口號又不會少塊肉。
但是後來等登基後就發現這不納糧也不行啊,難道一直靠搶靠搶奪嗎,這又能持續多久呢。
所以後來便規定的是三年不納糧,這一改變在關中推行以後倒也沒什麼阻礙,大家也都知道永遠不納糧怎麼可能呢,這三年不納糧也是不錯的嘛。
隻是現在地盤越來越大,手底下的官員也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開銷也越來越大。
靠劫富濟貧終究隻能圖一時之快,並不是長久之際。
但是這三年之期肯定不能再改了,再改的話民眾基礎就全丟了,在大局不穩的情況下又鬧得民怨沸騰,這不死都難。
“李岩拜見太子殿下”
正沉思著呢,一道低音的渾厚聲打斷了他。
李修遠轉頭看去,此人正是李岩,看起來儒士一般的模樣,四十出頭的年紀,他深邃的眼神中有著掩蓋不住的智慧。
他對李岩揮揮手道:“微服私訪,就不要如此多禮了,就叫我公子吧”
這李岩雖說無官無職,但也是便宜老爹的幕僚,又立了那麼多功績,所以就算是丞相在一般情況下那也得給他麵子
“是,公子”李岩隨即在他對麵輕輕坐下,拱手道:“不知公子叫在下前來有何要事”
“確實是有一些要事”李修遠環視著兩旁熱鬧的街道,問道:“子信先生覺得當下的京城如何?”
李岩想也沒想的回答道:“危機四伏隱患極大,稍不注意便會粉身碎骨”
李修遠眉頭一皺,他算是明白便宜老爹為何不太喜歡他了,說話太直接了,打入京城這麼大的成功卻要被他說得快要亡國似的。
但是他知道李岩說得的確沒錯,後來發生的那些事情也證明了他的話。
李修遠對此也不在意,繼續說道:“想必子信先生已經想好了解決的辦法了吧,否者也不會說出這般嚴重後果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