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吳三桂此人的爭議有很多,有人說他反複無常,有人說他一怒為紅顏,還有更多人說他放建奴入關將被永久的釘在恥辱柱上。
但首先他也是一個有喜有憂的血肉之軀,他會害怕,他會恐慌,他也會不知所措會有難以抉擇的時候。
此時的他剛收到闖軍已經入主紫禁城的消息。
而前不久,他才剛剛收到崇禎皇帝的聖旨,命他放棄山海關外的最後一城-寧遠。
退回山海關,帶上精兵入京勤王,如今才剛剛走到玉田,連一半的路程都沒有趕到。
“哎,終究是沒能趕上啊”
玉田城牆之上,吳三桂望著京城的方向不禁歎息著,沒想到城牆高大的京城這麼容易就被攻破了。
“是啊,畢竟山海關外百姓眾多難以急行,可是接下來我們又當如何呢”
“山海關外的軍民早已一體,若是不帶上百姓的話恐怕三軍將士們會炸營”
站在平西伯吳三桂身旁的,還有薊遼總督王永吉和遼東巡撫黎玉田。
寧遠的幾十萬軍民得以安全入關並且未有損失,全賴此三人的指揮得當。
一時間三人皆是沉默不已,歎聲連連。
想精忠報國,但國卻沒了。
他們清楚的知道,僅憑借著當前的四萬餘精銳是不太可能打敗李自成的十數萬大軍的。
雖然其中包含數千戰無不勝的關寧鐵騎,但那打敗孫傳庭的闖軍想必也不會太弱。
黎玉田率先說道:“不如我們還是先回山海關吧”
“糊塗”王永吉正色道:“到時候前有闖賊,後有建奴如何得以立足”
吳三桂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沉聲說道:“兩位大人,以我看是時候應該另擇明主了”
“吳三桂”黎玉田當即嗬斥道:“你是想背叛朝廷嗎”
“哼,背叛朝廷?”
吳三桂冷笑道:“我手底下有數萬將士需要養活,不另擇明主難道還要帶著他們去當兵匪不成”
“你...”
黎玉田一時間怒不可遏。
“好了好了,兩位稍安勿躁”
這時候王永吉出聲勸道,“這不是還在商量嗎,又沒說立馬就要下決定”
就明麵來說,王永吉的薊遼總督官職是大於巡撫和總兵的,話語權相對來說顯得重一點。
當然了,都到這時候了,官大官小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接下來應該怎麼辦。
王永吉隨即看向吳三桂,輕聲問道:“吳大人以為我們應該擇誰為明主呢,是那闖賊還是關外建奴?”
在吳三桂看來,這總督說話就是要比巡撫好聽。
他低沉的搖了搖腦袋,“我也不知,隻是如今我的家人就在京中,還不知那幫賊人會如何對待他們”
此刻吳三桂的心中是彷徨的,他還不敢相信大明就這麼容易的亡了,畢竟他還沒到四十歲呢。
雖然一直以來他都覺得大明前景堪憂,恐怕是長久不了了,可得等這一刻真正降臨的時候,心中難免還是有一些空落落的。
隨即吳三桂反問道:“不知王總督認為接下來我們應當如何呢”
王永吉深吸一口氣,吐出一口字。
“等”
“等?”
“不錯”王永吉說道“我們雖是兩麵夾擊腹背受敵,但同時也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我們可以同時在闖賊和建奴兩方之間盡力周旋,選擇最有利我們的一方投靠”
“王總督所言在理”另外二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
......
“修遠表弟之能實乃遠超愚兄啊”
文華殿內,李修遠看著這個年紀比自己老爹還要大上幾歲的便宜表哥,總是感覺怪怪的。
李修遠微笑著拱手道:“補之表兄過獎了,小弟愧不敢當”
“昔日表兄追隨吾父縱橫關中誰人敢擋,就連那大明柱梁孫傳庭都被你們給斬了首,日後小弟還需多多向表哥學習請教才是”
此時殿中除了一些內侍以外,就隻有表兄二人,之前也沒有好好聊過天,自然是要相互吹捧一波。
李過號稱‘一隻虎’,打仗勇猛,統軍攻防有度,算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將才,也是李自成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雖然其年紀四十有五,但是其精神氣卻十足。
李過坐於一旁,緩緩說道:“修遠表弟實不相瞞,此次前來主要還是想與殿下探討一番這關於直隸總督的問題”
“這帶兵打仗愚兄倒是有一定見解,可是這管理地方軍務便是一頭霧水了,還望殿下不吝解惑”
“原來就為這事兒呀”李修遠笑道:“表兄何需為此擔憂,表兄隻需記住兩點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