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會阻止自己上進,使自己遇到困難也無法解脫。因此妒忌者首先應該改變氣量狹窄的個性,要寬宏大量,忍讓為先,使自己能有良好涵養和高尚的人格。
妒忌者還容易片麵看問題,由於看問題片麵性,把現象看作本質,或主觀猜測他人。當客觀地擺出事實真相時,妒忌者也能感到自己的片麵、偏激或是誤會。那麼在今後生活中應該學會全麵觀察問題。
當我們有很多事情要做時,我們就無暇去嫉妒別人。因此,積極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努力學習,勤奮工作,使自己真正充實起來,那麼,嫉妒的毒素就不會孳生、蔓延。
為了緩解自己的失敗帶來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可以找一些理由,使自己不再嫉妒別人。可以說“我的運氣不太好而已”,“這樣的成功沒有什麼價值”,以此排解心中不滿,避免產生嫉妒。這種方法隻是權宜之計,不能過分使用,否則可能又會產生其它消極的心理障礙。
一個人在嫉妒別人時,總是注意到別人的優點,卻不能注意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其實任何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當別人在某些方麵超過我們時,我們可以有意識地想一想自己比對方強的地方,這樣就會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複到平衡的狀態。
總之,對別人產生了嫉妒並不可怕,關鍵要看你能不能正視嫉妒。如果能把嫉妒轉化為成功的動力,化消極為積極,往往會使你趕上甚至超過別人。這一切都取決於你自己。
3.嫉妒是惡魔
一個人不可能白壁無暇、十全十美,既會有優於他人的地方,也必然有暇疵難掩之不足之處。大多數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隱私,有著心底的牢獄和封閉的情感。
有的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樣,當別人超過自己時,心裏老是不痛快,總想向周圍人表明自己比對方強。對這種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得到第三者的承認。隻有這樣,他才會心安理得。這種人由於常常同他人作比較,強烈希望在他人之上,並要得到眾人的承認,必然會經常產生嫉妒。
這種人說話有一個有趣的共同點,他們總是比一般人更多使用第一人稱。如:我家裏怎麼怎麼,我的朋友的家裏怎麼怎麼;我以前怎麼怎麼,我的地位怎麼怎麼;這種常常以自己為話題談論某件事情的目的,是希望博得大家的喝彩和重視,唯恐默默無聞、唯恐無人問津。所以為了要引起更多人的注目,得到更多人的承認,就常常信口開河,編造謊言,杜撰鬼話。
這種人由於總想以自己為中心,因此常常言過其實。當然不僅僅是誇張其事、還會添枝加葉,還會添油加醋,對別人述說年輕時如何貧困啦,學生時代怎麼積極向上啦,他得了多少獎啦,在單位裏多麼神氣啦等等。這種人總是強迫別人承認他辛苦、他受大家的愛戴、他才華橫溢。如果別人不相信這一套,他就會惱羞成怒,他就會懷恨在心,遇到機會想著法子發泄一下。
拿他人的成就來折磨自己,那就會嫉妒。不能戰勝對方,自己又不服輸;不能超越對方,自己又不服氣,於是就嫉妒。自身低能又不肯或無力去改變現狀,於是就嫉妒。如果說嫉妒是一種情感,那麼嫉妒與七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具有濃厚的道德色彩。因此不如說嫉妒就是一種惡德。
嫉妒是對自身的輕蔑,它清楚地告訴他人,自己是一個弱者;
嫉妒是自己為自己設下的羈絆,它會使自己今後更不如人。
嫉妒就是自尋煩惱。要想保持樂觀的心態,就要衷心地去讚賞他人強於自己的地方。
冷漠自私的人容易嫉妒。這些人當中,有的人乍一看似乎很熱情。實際上,冷漠自私的人毫無誠實、質樸之感。他們之所以待人熱情是因為想讓對方感恩、報答自己,承認自己的優越地位。這種人常常居高臨下,如果對方軟弱無力,就給予保護,然後要人家感恩戴德。但若對方稍露頭角就加以壓製。而且,一旦對方超過自己,就要不擇手段地搞垮對方。這就是嫉妒的基礎。嫉妒心強的人不會有心心相印的朋友。因為他沒有朋友之間那種坦誠相見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