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的建築藝術的發展經曆了漫長的曆史歲月,其雛形可追溯到埃及曆史上的第一王朝時代(公元前3200年),即所謂馬斯塔巴式墳墓。但那是用磚塊修築的。到了公元前2800年的第三王朝,左塞王的建築師伊姆荷太普開始使用石料建墓。他修建的馬斯塔巴式墓,高約8米,正方形基底邊長63米。但是,墓剛建好,他卻又改變了主意,又進行擴建,並在擴建的墓上添加了許多裝飾花紋。這樣,這座墳墓便成了基底邊長120米和寬108米,略呈長方形,高60米,擁有六層階梯的宏偉建築。它距開羅27千米,是世界上最早的石砌建築,被稱為“梯形金字塔”。到了第四王朝,金字塔的建築技術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該王朝的開國國王斯尼弗羅的金字塔建築在達舒爾,這個金字塔改變了原來的階梯狀外形,而用石塊將各層階梯填築了起來,使四邊塔麵均成為平滑的坡麵,平頂也變成了尖頂。這便是金字塔的最後定型。這座金字塔基底邊長為220米,高度已達104米,稱作“北石”金字塔。但它還不是最高大的金字塔。最高大的金字塔則是第四王朝時為庫孚王所建造的吉薩大金塔。
吉薩,位於尼羅可西岸,距開羅六千米處是一座沙漠邊緣的城市。吉薩共有三座金字塔,分別為第四王朝的庫孚王(期尼弗羅之子)、卡夫拉王和孟考五祖孫三代所建,其中以庫孚王建造的規模最大,是金字塔建築中的登峰造極之作。這座塔基底邊長230米,高146米多,斜麵正對東西南北四方,傾角為51度52分,入口處在塔的北坡離地麵18米高處。入口後,有一條下行巷道通往深邃的地下室。在巷道的20米處,又分出一條上行巷道。這條巷道往前不遠又分成兩支:一支通往後室,一支則通向一間長46.5米、高8.5米的斜廓。斜廓的盡頭又是一段窄小巷道,走完這段巷道便到達國王的葬室。國王的葬室長10.43米,寬5.21米,高5.82米,離地麵的垂直高度為42米多,全是用從900千米以外的阿斯旺開采的花崗石砌築的,建造極其華麗。據計算,整個金字塔大約用了230萬塊石料,每塊石料的平均重量為2.5噸,最大一塊重達16噸之多。
吉薩的第二座金字塔,是卡夫拉王的金字塔,基底邊長為215.25米,高有143.5米,比庫孚王金字塔略小。但是它卻是建築在一塊較高的台地上,乍看起來似乎比庫孚王金字塔還高。特別是屹立在塔畔的獅身人麵像,是用一塊長約48.8米,高達21.3米的整塊巨石所雕刻,雖然人麵的鼻部在拿破侖侵略埃及時被打掉了一塊,但它巍然屹立於金字塔畔4500多年,曆經風雨的長期侵蝕,而至今仍基本保持原貌,的確是一件罕見的世界奇跡,一宗難得的藝術珍品。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人民勤勞、勇敢和智慧的象征。古代埃及人民以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開創了埃及古代文明的曆史,豐富了人類的文化寶庫。今天,埃及人民不僅為保護這些珍貴文物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在改造沙漠的同時,對金字塔周圍的環境進行綠化,使古老的金字塔顯得更加美麗壯觀,引人入勝。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剝蝕了將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築起埃菲爾鐵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