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曆史的痕跡——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兩岱”島上,是世界馳名的天主教堂,也是巴黎最負盛名的古代勝跡之一。

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由教皇亞曆山大和法王路易七世共同主持奠基。工程曆時近200年,直到1345年才最後完成。建築與雕塑藝術具有明顯的哥特式早期與盛期的特征。由於曆經戰火,尤其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受了嚴重的損壞,聖母院於1845年起在維奧萊·勒迪克主持下,在保持原來風格的基礎上重加設計修建,工程曆時20年,1864年重新開放。

聖母院整個建築為石砌,中央尖塔高90米,正麵為立方形,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兩側是兩個四邊形的塔樓,塔高63米,由一飾有雕花石柱的明廊聯結。中層正中是一圓形大花窗,下有聖母懷抱聖嬰像。窗兩側各有一門洞。底層有3個桃形門洞,左側“聖母門”的中柱雕有聖母聖嬰像,拱肩畫麵為聖母的經曆。右側“聖安門”的中柱雕有5世紀巴黎主教聖馬富爾肖像,拱肩畫麵為聖母和兩天使。中間“審判門”表現耶穌在世界末日進行“最後的審判”。3個門上方有一條長壁龕,稱國王長廊,排列著耶穌基督28位先祖的雕像。

正門內為長130米、寬48米、高35米的長方形大教堂,祭台中央有天使、聖女圍繞殉難耶穌的大理石雕塑,側祭台有29個。教堂回廊、牆壁、門窗布滿以聖經為內容的雕塑與繪畫。

幾個世紀以來,巴黎聖母院一直是法國宗教、政治和民眾生活中重大事件和舉行典禮儀式的重要場所。1302年,法王菲利普四世在此召開有市民參加的“總議會”,標誌著資產階級市民進入政治生活。1654年,路易十四在此舉行加冕大典,由此開始了“太陽王時代”,法國專製王權發展到頂峰。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巴黎人民舉行武裝起義,攻陷了巴士底獄,15日,國民議會和市政府在聖母院歡慶勝利。1809年12月2日,拿破侖在此加冕,用自己的手而不是通過教皇把王冠戴在了自己頭上。1918年,巴黎市民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取勝而向聖母感恩。1945年,巴黎市民在此歡慶粉碎法西斯德國的勝利。1970年和1974年在聖母院為已故戴高樂將軍和蓬皮杜總統舉行了追思彌撒。可見,法蘭西曆史進程中許多重要場景幾乎都在巴黎聖母院留下了印記。因而,在法國人心目中,巴黎聖母院十分親切。每逢星期日,成千上萬的人來到這裏做彌撒,聽音樂。教堂裏演奏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莊重的宗教音樂,不知吸引了多少遊人和宗教信徒。

巴黎聖母院的地位巴黎聖母院是一座石頭建築,在世界建築史上,被譽為一級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的交響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築,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人類藝術結晶——盧浮宮

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矗立著被稱為“萬寶之宮”的,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美術博物館——盧浮宮。

盧浮宮的前身是一座建於13世紀初的城堡。1564年,為了建立一座文藝複興式的宮殿,法蘭西斯一世下令拆除了原來的建築,破土重建,完成了宮殿的兩翼和濱河畫廊。1546年,杜伊勒利宮開始興建,一直進行到17世紀初。盧浮宮和杜伊勒利宮之間由塞納河沿岸建成的大畫廊連接起來,形成了皇家住宅群。1682年,路易十四決定把皇宮遷至凡爾賽宮後,盧浮宮一度為當時的藝術家們分占。1793年,改為博物館。現在的盧浮宮包括博物館和法國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