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象征——埃菲爾鐵塔
世界著名的鋼鐵建築埃菲爾鐵塔,是法國巴黎的最高建築物和遊覽中心,矗立在市中心的塞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是巴黎的象征和標誌。
埃菲爾鐵塔好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浪漫的巴黎人還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埃菲爾鐵塔是為隆重紀念法國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100周年在巴黎舉行轟動世界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以設計人法國著名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埃菲爾(1832—1923年)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埃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鐵塔於1887年1月破土動工。當時曾遭到一些文化藝術界名流的反對,如:莫泊桑、小仲馬和魏爾綸等人。他們認為,建造鐵塔有礙法蘭西的風雅,是對法國曆史與藝術的傷害。但埃菲爾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力排眾議,精心設計、組織施工。1888年春天,4根傾斜的塔柱開始合攏,第一塊鋼板安上去時,每個孔洞精確到鉚接時連銼一下都不用的程度。鐵塔於1889年竣工。全部工程曆時約2年,耗資700多萬法郎,比預算的要少。1889年5月,國際博覽會開幕時,埃菲爾鐵塔成為最吸引人的地方。埃菲爾親手將一麵法國國旗開上了天空。
埃菲爾鐵塔塔基平麵為方形,長100米,占地麵積約1萬平方米。4座塔墩為水泥澆灌,塔身全是鋼鐵鏤空結構,總重9700噸,由1.8萬多個部件組成,250萬個鉚釘聯結。原高30052米,為當時的最高建築物。A字形鐵塔具曲線型輪廓,拱形門高40多米,4個巨大的支架在塔身中央逐漸收分成方形,在離地麵276米外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在離地56.63米、115.73米、276.13米處各設有了望平台,供遊人欣賞巴黎全景;平台上有咖啡廳、餐廳、音樂廳等設施,有電梯與樓梯通往頂部,樓梯有1710個台階。1956年,在塔頂加建了廣播發射裝置,塔高升到320.75米。
埃菲爾鐵塔造型奇特,在地麵邊長為100米的四角上各有一條向外撐開的塔腿,塔腿分別由石砌礅座支承,地下有混凝土基礎。整個塔身自下而上逐漸收縮,形成優美的輪廓線。鐵塔共有12000多個構件,用250萬個螺栓和鉚釘連接成為整體,共用了7000噸優質鋼材。整個塔身,無論從哪個視角觀察,處處透空,既顯得輕巧,又十分穩重。它酷似火箭騰空,直衝雲霄,又如“雲中牧女”,翹首喚羊。
20世紀50年代以來,鐵塔成了法國廣播電視的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天線塔之一。從1986年起,鐵塔上啟用了由292盞鈉燈組成的照明燈飾,使夜間的鐵塔顯得更為五彩繽紛,為鐵塔增添了無窮魅力。塔上設有酒吧間、餐館、百貨店等,方便遊人。遊人到此,登高一望,整個巴黎的綺麗風光,就可一覽無餘,因而埃菲爾鐵塔成了一座吸引遊人觀光的紀念碑,成了巴黎的象征。
埃菲爾鐵塔的整修1981—1983年巴黎市政府為鐵塔進行了大型整修工程,更換了一些鋼架結構與了望台的地板,代之以新型材料,使整個重量減輕約1000噸。工程技術人員改造了升降梯,完善了安全設備,裝上了現代化的消防與警報係統,增設了服務設施,調整了餐廳的布局,上麵提到的中層了望台上考究的餐廳就是這次整修中增建的。
氣勢雄偉的紀念碑——凱旋門
凱旋門是法國巴黎最壯觀偉、最著名的勝跡之一,同時也是馳名世界的一處古跡。坐落在巴黎市中心“夏爾·戴高樂廣場”(又稱星形廣場)中央的凱旋門,是拿破侖為紀念他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的功績,於1806年2月下令興建的。它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工程設計由著名建築師夏爾格蘭承擔,1806年8月正式破土動工,中間時斷時續,全部工程前後曆時30年,1836年7月才告落成。整體建築給人以強烈的雄偉莊嚴之感。
凱旋門高49.55米,寬44.82米,厚22.1米,有3個券門,中心券門高36.6米,寬14.6米。外牆正麵和背麵兩側立麵上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其中最精美的是右側的《誌願軍出征歌》(即馬賽曲)組雕,浮雕上有一個右手持劍的自由女神,振臂高呼,號召人們起來戰鬥。它是法國浪漫主義雕刻家P·呂德(1784—1855年)的代表作,在世界美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凱旋門的上端還有6幅反映曆次重大戰役的浮雕。券門的內壁上刻有宣揚拿破侖一世戰功的96個獲勝戰役的浮雕以及自法國大革命以來至第一帝國時期參加戰爭的386位將軍和軍官的名字。
1920年11月在凱旋門下建的無名烈士墓,埋葬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無名戰士,墓誌銘為“這裏安息的是為國捐軀的法國軍人”。墓前點著長明燈,經常有人獻上象征法蘭西國旗的紅、白、藍色鮮花。1840年,拿破侖的靈車曾過此門。1885年大詩人雨果的國葬儀式曾在凱旋門下舉行。每逢節日,就有一麵10多米長的法蘭西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在烈士墓上空微微飄揚。逢重大節日,一名穿著拿破侖時代戎裝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馬賽曲》雕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