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門頂部是一個博物館,裏麵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曆史文件和拿破侖平生事跡的圖片。在這個博物館的頂部平台向遠處眺望,巴黎聖母院、埃菲爾鐵塔等名勝盡收眼底。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度國慶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通過;每位總統在其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土墓獻上一束鮮花,而凱旋門最奇特之處,據說是每當拿破侖周年忌日的黃昏,從香榭麗舍大道向西望去,一團落日恰好映在凱旋門的拱形圈裏。
凱旋門是法國人民心目中愛國主義感情和民族榮譽的象征。它同埃菲爾鐵塔一樣,是法國巴黎的標誌。
巴黎有三座凱旋門分別是卡魯塞爾凱旋門(亦稱小凱旋門);愛德華凱旋門(亦稱大凱旋門);大門塔(亦稱新凱旋門)。
藝術明珠——凡爾賽宮
氣勢磅礴的凡爾賽宮位於法國首都巴黎西南郊18千米的凡爾賽鎮,是舉世聞名的遊覽勝地。
凡爾賽宮原址是路易十三於1624年所建的狩獵行宮。1661年路易十四下令建凡爾賽宮,1682年路易十四和皇室成員、隨從2萬人從盧浮宮遷至凡爾賽宮。1685年開始大規模興建宮殿和園林,1689年竣工。1756年又在宮內建歌劇院,基本形成了現在規模。繼路易十四之後的法國曆代帝王都居住於此,直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時止。1837年路易·菲利浦辟為國家博物館,戴高樂總統執政時加以修整。凡爾賽宮是僅次於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埃菲爾鐵塔的法國第三名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其公布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凡爾賽宮包括宮殿、花園、放射形大道三部分,占地111萬平方米,建築麵積11萬平方米,園林麵積100萬平方米。建築以東西為軸,南北對稱,宮殿南北總長約400米,宮殿的中央是王宮,與南北對稱的兩翼銜接,形成幾何形。北翼是王子、親王的寢宮,南翼是官邸、教堂和歌劇院等。整個宮殿富麗堂皇。宮殿頂部建築采用平頂結構。宮殿外牆頂端矗立著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大理石人物雕像。宮內有大殿小廳500多間。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和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的精致家具。宮內還陳設著世界各國的藝術珍品。
宮中最為著名的是位於中部的“鏡廳”,也稱“鏡廊”。“鏡廳”由皇家大畫家、裝潢家勒勃蘭和大建築師孟沙爾合作建造,為宮中一大名勝。這是一間獨具特色的大廳,在長73米、寬14米的房間裏,拱形的天花板上繪滿了反映中世紀晚期路易十四征戰功績的巨幅油畫。畫風酣暢淋漓,氣韻橫溢,生動地層現出了一幅幅風起雲湧的曆史畫麵。與麵向花園而開的17扇巨大拱形窗門相對應的17麵巨鏡最為引人注目。每麵鏡子由400多塊鏡片組成。白天,通過鏡子的反射,人們不出屋就可觀賞園中勝景:碧藍的天空,如茵的芳草,蔥蘢的佳木,滿目蒼翠。入夜,幾百支燃著的蠟燭的火焰一起躍入鏡中,鏡內鏡外,燭光交相輝映、閃爍,虛幻縹緲,使人如入仙境。從中可以想象,當年的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過的是一種何等奢華的生活。
凡爾賽宮的花園由人工大運河、瑞士湖和大、小特裏亞農宮組成,是法國式園林的經典之作。園中,古樹參天,一眼望去不著邊際,俯瞰著綠色的草坪和平靜的湖水。名式花壇,錯落有致,布局和諧。壇中花草的種植,別具匠心。掩映在綠蔭中的女神雕像,亭亭玉立。大、小特裏亞農宮,典雅別致,獨具特色,為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藝術的傑作。
凡爾賽宮是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的見證者。1870年德軍占領凡爾賽,在宮中設司令部。1871年1月18日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在鏡廊宣布成立德意誌帝國,舉行加冕典禮。法蘭西第三和第四共和國的總統在宮內選舉產生。1919年6月28日近代史上著名的《凡爾賽和約》在鏡廊簽訂,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數字凡爾賽宮凡爾賽宮包括100萬平方米的園林,700多個房間廳室和一所可容納1200名觀眾的劇院。166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開始建宮,曆時28年落成,建築麵積11公頃,以東西為軸,南北對稱,內部500多個大小廳室無不金碧輝煌,100公頃的園林也別具一格,花草排成大幅圖案,樹木修剪成幾何形,眾多的噴水池、噴泉和雕像點綴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