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修——權力是修出來的(2)(1 / 3)

草海周圍居住著兩萬多農民,在湖中捕魚是他們的主要副業。人鳥爭食,不免使黑頸鶴的生存環境受到破壞。為此,當地政府嚴令禁止下湖捕魚。農民們對政府禁令置若罔聞,草海的自然環境一天天惡化。

有關部門決心解決違禁捕魚的問題,於是出動警力,將正在湖中捕魚的農民包圍起來,餓了一天。所有魚網都被搗毀。附近的農民得到這個消息,群情激憤,拿著鐮刀、斧頭,駕著小船,從四麵八方蜂擁而來,對政府工作人員來了個反包圍。工作人員不得不鳴槍示警,奪路突圍。自此,雙方變得更加對立,想管的不敢管,被管的不服管,草海環境進一步惡化。

後來,一個保護鶴類的組織——“國際鶴類基金會”派人來到草海,經調查得知,當地農民生活條件極差,有時甚至連土豆都吃不上。如果失去捕魚收入,他們的生活將更加困難。於是,該基金會跟當地農民談判,同意向他們發放扶貧貸款。農民們拿著扶貧款,紛紛幹起了其他營生,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滋潤,既沒功夫捕魚,也沒心情跟政府的禁令作對了。自此,草海環境得到了根本解決。

對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不管他是否有權力強迫別人服從,他都不會幹這種傻事。因為表麵的馴服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反而為日後埋下了衝突的種子。以利益讓人樂從,勝於以權力讓人服從。

◆用事實說話

事實勝於雄辯,這句話可以視為真理。掌握了事實,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讓事實準確地呈現出來。

日本有一家沙子公司,曾經給一家著名的建設公司供應沙子。由於沙子質量等原因,雙方業務關係從此中斷。

七年後,沙子公司研製出無塵沙子,質量在同類公司中處於領先水平。他們想恢複跟這家建設公司的業務關係,曾派出多名推銷員進行遊說,都沒有成功。因為該建設公司的主管們對沙子公司印象惡劣,根本不給他們介紹產品的機會。

當大家都對重新發展這個重要客戶失去信心的時候,一位經驗豐富的推銷員自告奮勇說,他想去試一試。

推銷員帶著樣品,找到這家建設公司的負責人,恭恭敬敬地遞上名片。負責人隻掃了一眼名片上的公司名稱,立即下逐客令:“我們跟貴公司的業務中斷七年之久,早就有了新的合作夥伴,不可能接受貴公司的產品。你們以後不要再來了,因為我們的工作很忙。”

推銷員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他微笑著說:“您允許我說兩句話嗎?隻說兩句。”

負責人心想,兩句話耽誤不了多少時間,就同意了。

推銷員卻不急於開口。他打開皮包,取出兩張報紙,鋪在地板上。負責人驚奇地看著他,不知他在弄什麼玄虛。

推銷員又從皮包裏取出一個裝著沙子的小布袋,舉離地麵一尺來高,將沙子傾倒在報紙上。過程中,沙子塵土飛揚。負責人下意識地捂住鼻子,大皺眉頭,露出厭惡的表情。這時,推銷員不慌不忙地說:“這就是貴公司目前使用的沙子。”

接著,推銷員又取出另一個裝著沙子的小布袋,從同樣的高度傾倒在報紙上,這回一點飛塵也沒有。他笑著說:“這就是敝公司生產的無塵沙子。”

果真隻有兩句話,負責人就被說服了,當即決定簽約。

掌握了事實,能否準確表達出來,取決於你的表達能力以及表達的方式。很多人在這方麵缺乏必要的修煉,有理講不清,有苦說不出,有情不會表,這是很遺憾的事,無疑應該在溝通能力方麵多加訓練。

◆誠意就是說服力

誠意最動人心。如果你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哪怕他並不認同你的觀點,也可能遷就你,以免辜負你的心意。

一天,某保險公司幾位推銷員在一起閑聊,說是有一位女士,貌醜脾氣壞,雖然富得流油,誰也別想讓她買保險,誰去誰碰釘子。一位年輕推銷員誇口說:“如果我去,就不信她不買保險。”

同事們都笑他吹牛,要跟他打賭,誰輸了誰請客。年輕人自悔失言,出於麵子,也隻好接受挑戰。他打聽到,這位女士的丈夫是個大款,因迷上別的女人,跟她離了婚。雖然她錢很多,但生活孤單寂寞,脾氣很不好。年輕人了解到這一情況,頓生同情之心。他想,別人隻看到她的貌醜脾氣壞,誰能理解她的心情呢!他決定讓女士開心一回。

第二天,他將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買了一大捧鮮花,來到女士門前,輕輕敲門。

女士打開門,冷漠地看了他一眼,一言不發,“砰”地將門撞上了。年輕人愣住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敲門吧,女士會更煩;回去吧,又怕同事笑話。他無計可施,隻好傻乎乎地站在門口,等女士出來。過了好幾個小時,女士的門終於開了,一見他,不禁吃了一驚:“你怎麼還沒走?”

然後,她請年輕人進屋,倒水給他喝,並說了許多“幹工作也不能這麼拚命”之類的看似埋怨實是關心的話。這會兒她完全是個溫柔女子,一點也不像個潑婦。最後,她簽下一份20萬的保單。

俗話說:心誠則靈。再難做的事,在一顆誠心麵前,也會變得簡單一倍;再難相處的人,在一顆誠心麵前,也會變得溫柔一倍。可是,你是否習慣於真心待人、誠意做事?這才是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