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09年4月俞敏洪在太原理工大學的演講
背景分析
俞敏洪非常喜歡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過的一句話:“優秀是一種習慣。”這句名言的意思是,隻要把優秀的行為培養成日常習慣,你就可以優秀起來。其實,“把優秀的行為培養成日常習慣”殊非易事,因為“懶惰和失敗也是一種習慣”。
一次,在給新東方員工講話時,俞敏洪說起了“春困”現象,“春困的突出特征就是越睡越懶、越閑越怠。怎麼避免?我覺得還是要適當地控製睡眠,比如一天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應該足夠了。否則的話,你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睡得越來越多,精神越來越差”。
俞敏洪的體會是,任何好的方法和行為,都要把它變成習慣的一部分,這樣你就能知道如何應對複雜的事情,做到把良好的處世態度和做事風格變成習慣性的反應。
行動指南
花無常好,月無長圓,今日之果必有昨日之因,而明日之象也必有今日之功。
2月26日
成功是必然
從自卑走向自信是真正的自信,從一開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實沒有自信。隻有兩種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種是經過生活嚴峻的考驗,經過成功與失敗的反複交替,最後終成大器;另一種是沒有經過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術方麵達到了頂尖的地步。
——摘自2007年俞敏洪在多所高校的公開演講
背景分析
剛剛考入北大的俞敏洪,自卑而壓抑,短時期內難以適應北大的氣氛與文化。北大求學期間,他一直是個沉默的旁觀者,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男女戀情、風花雪月,都跟他毫無關係。做慣了旁觀者的俞敏洪,逐漸祛除了北大人常見的浮躁之氣,做事情有分寸、有明確目標。
創業初始,俞敏洪雄心勃勃,但當他發現自己給自己製定了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後,煎熬和痛苦便接踵而至。“我給自己做了一個籠子,無法往外鑽,否則籠子一收緊,我就被勒死了。為了一個目標全力以赴。但是很有可能這條路不適合你走,因為下麵是懸崖峭壁,你總不至於往下跳吧?試試其他的路或許會更好。”在俞敏洪看來,“隻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速。”
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是支撐俞敏洪持續向前的一大動力。而為人處世的成熟,得益於嚴峻生活的曆練。
比如,無論麵對得與失、榮與辱,俞敏洪都強迫自己積極地生活在瀟灑與豁達的心境之中。“所謂瀟灑與豁達,就是在知道自己失去了許多之後,仍能夠用一種開放、樂觀的心態對待生活、對待朋友、對待自己。”
經曆了許多利益爭奪,俞敏洪依然堅持一個原則:與人分享。“Amanisborntoovercomedifficulty”是俞敏洪的座右銘,翻譯成中文就是“人生來就是要克服困難的”。
行動指南
人性是火熱的,商業是冰冷的;人性成就商業,商業豐滿人性。商業是“果”,人性是“因”。
2月27日
等待是為了獲得更多主動
我們的人生是不可能完美的,所謂的完美隻不過是你在追求過程中的一種期待而已。有一個圓要去尋找自己缺失的一角,最後曆經千辛萬苦找到了,但發現完美的圓滾得太快、太遠,以至於失去了生命的詩意,最後它放棄了那一角,帶著缺失一角的遺憾,繼續走向天涯海角。雖然有很多遺憾,我們仍要付出努力,爭取讓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待和珍惜。然而,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不能被動等待的。等待隻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主動,等待最好的時機需要最好的耐心。
——摘自2005年俞敏洪對新東方員工的一次講話
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