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英雄、命懸一念,荒謬混沌、誰解其味?改革開放30年之中,商業與商人,物質與精神,經曆了鬆綁與解放的雙重張揚、雙向遞進。因為屢屢蒙受“原罪清算”而神經脆弱、意識敏感的民營企業家們,掙紮在痛苦宿命之中,總是試圖將主流意識形態從頭腦中完全卸載、清除幹淨,商之常情與商之常識竟至成為一道不可言說的傷痕。
行動指南
成功的商業行為需要如痞子般無知無畏、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3月8日
憑我自己?新東方沒有今天
我們要追求的是物質的豐富,同時更是心態、精神上的成功,我把它比喻成摔倒了爬起來的精神。我總覺得,自己創業的起點比較高,因為我從1995年開始陸續從海外請回了一批精英。憑我自己?新東方沒有今天。
——摘自俞敏洪2008年在上海市大學生創業文化節上的演講
背景分析
1981年,包凡一以浙江省英語類第二名的高分考取北京大學英語係,當時的俞敏洪讀大二,比包凡一高一級。開學不久,一個長發及肩、衣著邋遢的男生夾著鋪蓋卷走進包凡一的宿舍:“我叫俞敏洪,你們寢室有空床,我搬過來好嗎?”語氣低沉,似有哀求之意。直到後來,包凡一才搞明白,敢情俞敏洪是被同寢室的室友趕出來的,無處可去才來投奔新生。
彼時,包凡一已經占據了下鋪,上鋪還空著沒人住。俞敏洪認真地看著包凡一說:“我想睡下鋪。”爽快的包凡一二話不說就把行李扔到上鋪去了。兩人的友誼就此建立。
1997年10月,在加拿大生活了9年的包凡一打點行囊回國,兩個月後,俞敏洪打來電話,盛邀加盟,包凡一隨即出任新東方學校副校長,新東方海歸派元老中再添一位重量級人物。
胡敏、錢永強、杜子華、王強、徐小平均是新東方海歸派創業元老群中的標誌人物。伴隨著眾多海歸派的加入,新東方進入全盛期。1997年之後,俞敏洪因人設事,先後成立了東方之星翻譯谘詢有限公司、英語教學軟件公司、新東方出國留學谘詢處、出版中心、英語寫作中心、基礎英語學院、小語種部、高教自考部、中小學英語部等。
行動指南
事為先,人為重。
3月9日
勇敢冒險賭未來
新東方的高管們經常拿我開玩笑,說我有著濃厚的小農意識,隻知道存錢,而且不存銀行,隻把錢存在家裏,不願意負債,也不懂得投資。我回顧了一下,其實創業這些年以來,有些時候我還是蠻激進的,也敢於冒險。
——2004年,俞敏洪接受筆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6年11月,新東方成立13周年,創業元老王強發表激情洋溢的講話:“新東方走過的創業之路充滿坎坷荊棘,同時也非常驚心動魄。”
王強的嗓音充滿磁性,語調深沉的他回憶起一件令他至今難以忘懷的往事:1996年聖誕節前夜,晚上11點多,老俞一個電話把新東方創業團隊中的骨幹成員全部叫到他家,表情嚴肅地說要討論一個重大事項。老俞從椅子上站起來,義正詞嚴地說:“親愛的戰友們,我們都是國家培養的高級知識分子,總不能一輩子屈辱地畏縮在違章建築裏給學生上課吧?所以,我們現在要租第一個屬於自己的教室。”大家異口同聲,“租啊,這有什麼可商量的”。
俞敏洪使勁咽了口唾沫,繼續說道:“我看上了一個好地方,清華大學南門附近的一棟三層白色小樓,一年租金30萬元。”俞敏洪不再往下說,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沉默了,沒有一個人吭聲。
當時王強帶的那個班才14個學生,俞敏洪的班裏學生多一點,而徐小平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建立起來。30萬元,對這幫白手創業的書生們來說絕對是個大數目。經過激烈的爭論,大家達成一致意見,俞敏洪帶頭在房屋租賃合同上,工整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緊接著,徐小平、王強等紛紛走過去,閉眼、咬牙、簽字。於是,在創業三年之後,新東方以30萬元租下了一棟三層小樓,這是俞敏洪經商以來的第一次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