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創業谘詢最早被請進來,但是眼見著新東方內部如此複雜,利益與感情糾纏在一起,誰也搞不清楚。和君創業谘詢的方案做不下去,他們知趣地離開。新東方如果就這樣散架,俞敏洪實在不甘心,於是又請來了普華永道谘詢公司。
普華永道提出了一係列西方式的改革理念和概念,新東方開始大膽實施。公司改造的方案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新東方內部的爭鬥愈發激烈,普華永道被嚇退了,臨走時撂下一句話,“最後一筆谘詢費不要了,我們沒法幹”。
和君創業谘詢留下的是一句傳誦一時的名言——新東方值50億元;普華永道留給新東方的是一張在今天看起來相當粗糙的預算表。
轉型,是一家企業反思、激發、改造、重構的過程,蘊蓄著陣痛和煎熬。內心悲涼的俞敏洪,對新東方滿是惆悵和無奈。
行動指南
企業轉型,不應是外力作用,而應是內力驅動。
6月8日
經營事業就會有風險
就業沒有風險,經營事業就會有風險。我經常說職業經理人是永遠不會麵對失敗的,因為他在為別人做事業,不需要承擔最終責任,他隻麵對工作的轉換和單位的轉換。但是經營事業就要麵臨很多風險:投資的風險,失敗的風險,做得越大越有風險。
——摘自2005年俞敏洪在新東方教職員工會議上的講話
背景分析
2001年9月,王強堅決要辭職,見他去意已決,俞敏洪喟然長歎:“王強,真羨慕你,你自由,想離開就可以離開,我不行,我離開了新東方將會身敗名裂。”
新東方連著俞敏洪的身家性命,他把這份事業看得無比重要。在其他股東眼中,俞敏洪是新東方的家長,是當仁不讓的實際控製人,所以,他必須改造自我。早年間,新東方內鬥最激烈之時,耶魯大學MBA、新東方學校副校長錢永強曾經說:“老俞,新東方所有的人都可以不改,你不能不改。”由此可見,新東方、俞敏洪構成了不可分割的關聯。
我們可以說,俞敏洪是新東方最重要的一位事業經理人。如何定義事業經理人?就是擁有公司股份,把公司當成事業去經營的人。新東方已經培養了一批事業經理人,這些人既是公司的股東,又是公司的中堅力量,他們除了養家糊口、安身立命的現實需求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將自己的理想與誌向同事業相結合,並努力追求實現人生價值最大化。
事業經理人保證了大家在商言商,而不必摻雜更多的個人情感,他們才是符合目前中國企業實際情況的更好的用人選擇。
行動指南
職業經理人更多追求的是階段性的夢想和利益達到一種契合,而事業經理人追求的是如何達到長遠的夢想和利益的契合。
6月11日
免費試聽16次
現在想想10年前辦英語培訓班的景象,實在是不堪回首,一想起來心裏就痛,但隱約之中還有一點愉悅。那是痛苦之後的愉悅。10年前,我和妻子辦英語培訓班,為了吸引學生來報名,我想出了一個促銷的狠招:學生可以免費試聽16次課。你可以免費聽16次課,聽完之後滿意了你再交學費。對我來說,聽完16次課,能有一半學生交學費就是奇跡。後來,新東方發展壯大了,免費試聽的課數逐漸減少,從16課次減少到10次、8次、4次。2002年之後,新東方將免費試聽一次固化為製度。
——摘自2003年俞敏洪講述新東方10年創業史
背景分析
1993年那會兒,有一個朋友一直跟著俞敏洪幹,他的名字叫付兵,現在在美國一所知名大學做教授。付兵是俞敏洪的合作者,當年他們麵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吸引學生來聽課。為此,他們倆費盡心機也想不出好辦法。生活窘迫,兩人非常苦悶,時常是一邊喝啤酒一邊唉聲歎氣。付兵的妻子已經到國外去了,付兵很想去國外看她,但是囊中羞澀,連買飛機票的錢都沒有,之所以跟著俞敏洪混,就是想早一點把機票錢掙出來。俞敏洪的苦悶是沒有學生來上課,他花錢買了很多教材,還複印了好多資料,教材和資料都擺在那裏,可就是吸引不來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