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拋棄失敗、拋棄成功
一個人需要不斷地拋棄,需要拋棄過去的失敗,也需要拋棄過去的成功。拋棄過去的失敗,是因為失敗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不拋棄就沒有陽光燦爛;拋棄過去的成功,是因為成功就像登上一座山峰,如果你迷戀這座山峰的風光,就沒法攀登下一座更高的山峰。
——2009年12月俞敏洪在其微博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誠如俞敏洪所言,在企業界,拋棄失敗的代表是史玉柱,拋棄成功的代表是李開複。
之所以能夠奇跡般地重新崛起,應主要歸功於什麼?史玉柱告訴筆者,“首先是我這些年經曆的挫折和教訓,這是我最寶貴的財富;其次是擁有一支不離不棄、生死相依的團隊。”IT出身的史玉柱一直對網絡遊戲行業存有濃厚的興趣。網絡熱潮時,史玉柱甚至想創辦一個門戶網站,不過很快這個計劃就在內部會議上被否掉了,那時巨人正處在危機前夜。腦白金做火了,還了老百姓的錢,手頭有了餘錢,史玉柱開始鄭重考慮在IT產業裏麵好好折騰折騰。
史玉柱通過“挖牆腳”的方式,從盛大撬來一支研發團隊。進入網絡遊戲領域之前,史玉柱請專家進行過論證,也拜訪了一些行業主管領導,當時他急於搞明白一個關鍵問題:“網遊市場會維持現狀還是會高速發展?”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在8年之內或者更長的年份裏,網絡遊戲的增長幅度將保持在30%以上。從保健品到網絡遊戲,拋棄失敗的史玉柱收獲了持續的成功。當然,史玉柱的每一次實業突進無不爆發道德層麵的追問與責難。
長期以來,李開複都是中國青年的榜樣。他親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成為比爾·蓋茨的高層智囊,之後毅然告別微軟加盟穀歌,直至當下白手起家創立旨在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的創新工場。放棄那些令人豔羨的高薪職位,對於李開複來說是“追隨我心的抉擇”,惟其如此,“才能激發起身體裏最大的潛能,拚盡全力向下一個目標靠近。”
行動指南
拋棄失敗,重新出發;拋棄成功,繼往開來。得意不忘形,垂頭不喪氣,保持歸零的心態,便能收獲別樣的精彩。
8月2日
市場化教育與教育市場化
教育市場化的目的是激活教育機製、提高教育質量、滿足人民需求。走進市場化教育後,行政手段不能保障民辦學校經濟生存,隻能保障其合法權益,在保障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資源,所謂資源是屬於全社會的,因為全社會人員都是有可能成為學員的。一所民辦學校是否能夠經營下去,完全是靠經營者對市場的把握和對學生需求的把握。
——摘自2003年俞敏洪的公開演講“市場經濟中的成人教育與培訓”
背景分析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我國辦學體製比較單一,主要是政府辦學和集體辦學兩種模式,難以滿足社會對教育事業多方麵的要求。就教育本身來說,民辦教育工作者和機構長時間沒有在同等的市場範圍、市場待遇下享受同等的地位。
新東方學校的出現,完全是國家市場化教育的結果,市場化教育是一個沒有辦法用行政手段管理的模式。《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標誌著中國民辦教育的法律體係基本建立,使民辦教育的地位與權屬得到比較明晰的界定,賦予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享有同等地位。
教育產業一旦真正進入到自由博弈的市場經濟狀態,人才師資的爭奪會更加激烈。俞敏洪在籌備新東方揚州外國語學校的時候,切身感受到了民辦教育機構在人才爭奪中的劣勢與難度。招聘老師時,即使新東方願意開出更高的工資,體製內學校的老師們也不願意過來,因為他們所在的機構具備終身保障功能。
行動指南
政策環境是經營企業必須時刻關注的“氣象預報”。精明的企業家通常能在與政策博弈的過程中時刻保持“快一步”的敏感與敏捷,從而達成對產業化、市場化的超前領悟與實踐。
8月3日
用教育的精神經營企業
新東方的每一步都是超越昨天走過來的。未來新東方如何在各個方麵超越自己,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新東方的超越絕對不是財富的積累和培訓人數的增多,而是一種境界上的超越。新東方不僅僅是人們熟知的那個外語培訓機構,它還賦予了自己更多的意義——致力於培育中國年輕人的精神氣質,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推動中國社會進步。
——摘自《培育年輕人的精神氣質》,《北大商業評論》,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