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八月做人做事做新東方 (2)(1 / 3)

我最大的希望是,給我20年時間讀書、思考,在世界上行走,然後再用剩下的歲月,對學生們講我的感悟,那時就非常成體係了,能真正變成一個大師級的老師了。如果像現在這樣再經營20年新東方,在現實世界中這麼混,一點兒希望都沒有了。

——2007年,俞敏洪接受《文彙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俞敏洪曾經異常真誠地表白:好羨慕羅紅,既能保持公司的正常運轉,又能因個人愛好贏得那麼多尊敬。

2009年8月7日,福布斯官方網站評選出全球26位業餘愛好引領全球潮流的人,有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股神巴菲特、希爾頓國際酒店集團主席希爾頓等,羅紅也榜上有名。在自然攝影方麵,羅紅從非洲到南北極,多年不輟地拍攝野生生物。2009年6月初,羅紅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氣候英雄”。

在公眾視野中,羅紅的身份常常是一位職業的攝影師或探險家,而不是一家大型食品連鎖企業的董事長。羅紅,1967年出生於四川省,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烘焙食品企業——好利來集團的掌門人。羅紅從1995年開始逐漸進入攝影界。截至目前,羅紅已經航拍了中國西部幾乎所有的省份,此外,他還先後10次進入非洲,從空中記錄了非洲大地的神秘與雄奇。作為第一個航拍非洲的中國人,羅紅的非洲作品被譽為“非洲大地的史詩”。非洲讓羅紅看到了自己新的人生意義,並由此開啟了一段嶄新的生命旅程。

羅紅的個人邏輯是:熱愛生活、創造生活、享受生活,有態度、有行動、有收獲。他有很多頭銜,企業家、攝影家、環保主義者。但他最想做的是自己,前些年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司運營上,現在要用更多的心力去實現攝影家的夢想和追求。俞敏洪很羨慕羅紅,公司經營得不錯,個人生活又如此精彩。2006年開始,羅紅辭去了好利來集團總裁一職,隻擔任董事長,他擁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現在,俞敏洪也正在積極尋找接班人,合適的時候他會將CEO的職位讓出。

行動指南

財富不是人生終極目的,有效提升生活質量的財富才是有意義的。企業家階層的生意與生活,需要精心調和、苦心經營。

8月10日

媒體對新東方的誤讀

媒體對新東方最大的誤讀是什麼?最大的誤讀是他們認為新東方隻是所英語培訓學校,而不是教育機構。

——2006年,俞敏洪接受《互聯網周刊》雜誌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培訓學校、教育機構,有著巨大的差異,前者的商業逐利屬性比較鮮明,後者的教書育人色彩比較突出。

俞敏洪一直在籌劃一個文化書院,他想多做一些文化交流方麵的工作。商界之中,俞敏洪沒有特別崇拜的對象,傑克·韋爾奇的書讀了,柳傳誌、王石的故事也看了,但也隻是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思想,談不上崇拜。俞敏洪是有理想的商人,這一點從他的日常讀物中可見一斑。比如,他的閱讀書目並非《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這樣的經典,而是《西方教育史》以及南懷瑾的《論語別裁》。讀過《西方教育史》,俞敏洪提高了自己對教育的領悟,也加深了對東西方在教育理念上差異的認識:西方國家比較強調在正常課程中加入創造性思維的訓練,新東方目前還不太好過多引入這種方法,因為課程時間有限,如果創造性的東西過多,用來準備考試的時間就少了,這是一個尖銳的矛盾。

教育的本意是讓學生滿意而不是讓股東滿意。現實的矛盾客觀存在,一方麵,按其本意,俞敏洪很想將新東方打造成“有理想、有思想”的教育機構。但是另一方麵,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培訓機構,為了持續贏利,新東方的老師必須投入更多的心力向學生們灌輸應試的技巧與方法,以幫助他們獲得高分。這就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

俞敏洪開始自覺自願地逐步放權,嚐試著把很多事情分給其他的高級副總裁,假以時日,他想僅僅作為新東方的精神領袖存在,以便在總裁、董事長之外的崗位成就新的傳奇。俞敏洪與新東方,能否在追求商業利益之外實踐教育夢想的新途徑?

行動指南

教育的進步與開放,逐漸使產業化成為一種現實必然。在教育產業化過程中,企業若能在牟取商業利益之餘,堅持理想與信念,便顯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