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十一月人生為一大事而來 (3)(1 / 3)

如何提升領導力?俞敏洪的心得是,第一,生活的最低境界是做事情,做事情的最低境界是對自己有利,對別人無害。第二,用利他主義的方法,做利己的事情。第三,哪怕傷害了自己,也要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情。第四,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有標準,不一定把事情弄得那麼複雜就是標準。

行動指南

遠見卓識的判斷決策、承認並改正錯誤、永遠把機構和他人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這是構成領導力的三大行為能力。

11月16日

大公司、小體係

新東方可能發展得轟轟烈烈,也可能歸入曆史的塵埃,了無蹤影,但隻要新東方存在一天,它存在的宗旨和目的就不會改變。新東方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千千萬萬希望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的人去實現他們的夢想,就是鼓勵千千萬萬經曆了失敗和挫折的人重新站起來去迎接生命的挑戰。我們希望新東方是一個不平凡的地方,一個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燦爛的地方,一個讓人們的心靈變得更加充實的地方,一個讓人們變得更加自信和坦然的地方,一個讓人們更加懂得人性、懂得愛、懂得珍惜的地方。

——摘自《歲月如歌》,《新東方精神》雜誌2008年第3期

背景分析

如何在總部集權與區域分權之間實現製衡?如何在全國市場的標準化方麵與區域市場的個性化方麵實現平衡?這兩個問題幾乎是所有公司從區域性向全國性躍進時要麵對的共同難題。

新東方要想發展得轟轟烈烈,新東方要想不平凡,就必須破解這個難題。

“大公司、小體係”的形態其實可以概括新東方總部和區域分校的關係,“大公司”指的是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一定要發展成為一家具有足夠體量的規模化大公司,即在體係規範性、教學標準化、文化價值觀、財務穩健性、國際化程度等方麵實現“大”。

與此同時,新東方區域分校的組織、規模與架構一定是精致、集約的,對作為市場獨立競爭主體的43所分校來說,應該擁有相當的自主性、靈活性,特別是要有一定的決策權限。從這個意義上說,43所分校是“小體係”,管理層級要簡約,在保證分校與總部之間的銜接與溝通的同時,不消耗過多無謂的隱性成本和溝通成本。

總部與分校的和睦、和諧,是新東方安穩致富、創造夢想的基準。

行動指南

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組織的目的是讓普通人做不普通的事情。

11月19日

慈善,思維的反轉

其實我都沒覺得我在做慈善,一個人手裏握有一些東西的話就應該和人分享,這是我從小的習慣。以我現在的個人財富而言,完全可以和社會分享,所以捐資助學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並沒有感覺到我在做慈善,隻是把多出來的東西分出去而已,就像你多出來的衣服給朋友穿,不是很正常的嗎?多出來的衣服要是一輩子沒人穿不就浪費了嗎?

——2008年2月,俞敏洪接受中央電視台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5年4月26日上午,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2005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揭曉,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榮登榜單。據排行榜公布,2004年,俞敏洪代表新東方向社會捐贈善款總計143萬餘元,他也是榜上唯一一名教育家。

除捐贈善款外,新東方還十分熱心社會公益活動。用切實的行動積極回報社會是新東方十多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2004年,新東方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百萬市民學英語”萬人公益大講座;同年5月,與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谘詢與就業指導中心合作,共同舉辦“關注中國大學生就業”百所高校係列公益活動,走進校園,為大學生們進行就業規劃與人生設計指導,切實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2005年3月,新東方與《中國青年報》、新浪網聯合舉辦“夢想之旅”全國百所高校公益巡講活動,分階段在全國二線和三線城市的高校舉辦關於人生觀、價值觀方麵的公益講座,關注青年人的人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