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末,俞敏洪接受筆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中國企業家集會的一個公開場合,中國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大聲疾呼:“中國企業家整體對中國經濟的貢獻不大。”若論社會責任的履行,中國企業家的確有些許茫然。一位慷慨散財的企業家一本正經地對筆者說過一句心裏話:“我做公益,為的是抵償原罪,求得內心安寧。”這位企業家的心聲帶有普遍性,對於他們來說,做公益,是為了驅逐內心對原罪的恐懼。近年來,公眾對於企業家公益動機的質疑,從來沒有減弱。
柳傳誌是公認的中國企業領袖,聯想也被看做“領袖級”中國企業。何為企業領袖的氣質與素質?那就是發展、責任、使命。
所謂“企業身份”,簡而言之就是企業的個性,以及消費者對企業的品牌認知、形象認同,即公眾會以怎樣的視角和眼光來看待企業。關注教育、盡心公益是新東方一直堅持的理念。新東方把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作為公益活動的重點,拿出更多的資金和項目來幫助他們。在進行經濟資助的同時,新東方更多地考慮如何利用自身在教育行業的優勢和對廣大青年的精神號召力,全方位地對他們進行幫助。
行動指南
商業競爭的新指向:純正公益行為。價值觀、公益觀理應成為企業的新訴求,商業的厚重因為其在功利與公益間的遊走而諧調。
11月22日
品質、品行、品位、品格
我把品牌解讀為“四品”:第一個是品質,這是決定新東方生死的關鍵;第二個是品位,也就是自身如何定位的問題;第三個是品行,是有關道德的所有行為;第四個是品格,指的是品性和性格。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品質、品位、品行、品格這四點最重要。
——摘自2009年8月俞敏洪在第三屆中國品牌節上的演講
背景分析
俞敏洪住過青島的一家花園別墅式五星級酒店,這家酒店之所以名氣響亮,不在於它超豪華的硬件設施,而在於其細膩、周到、體貼的服務。入住那家酒店時,俞敏洪因為連日奔波偶感風寒。晚上8點左右,門鈴響起,俞敏洪打開房門,隻見酒店服務員恭敬地站立門外,身旁停靠著一輛小推車,小推車上放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薑湯。
“俞先生,您好,這是我們酒店專門為您熬製的薑湯,祝您身體健康。”
俞敏洪呆愣著,半晌無語。他想不明白,酒店服務員怎麼知道自己感冒了?原來,是散落在床頭櫃上的感冒藥泄露了“秘密”。
這件小事兒,感動了俞敏洪,後來他經常在新東方內部轉述這個真實的故事。為的是告誡大家,一些小細節可以關係到你的品行和品格。
如果一家教育機構出現了道德問題,那很可能會演化為一場滅頂之災。新東方現在有8000多位老師,俞敏洪無法保證每一位老師都嚴格自律、品德高尚。但一旦出現某位老師品德低下、道德敗壞,新東方必將嚴查嚴辦、嚴懲不貸。俞敏洪與所有員工的品質、品行、品位、品格,都代表著新東方,因為任何一個人出現道德缺陷,都會遭受公眾的責罵,而且會“上綱上線”地指責新東方。員工的品行就是公司的品牌形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加強對8000位授課老師的管理非常必要,他要求新東方的授課老師“時刻檢點言行”,而他自己也是謹言慎行。因為他知道,在意識形態方麵不能出現任何偏差,課堂之上必須宣揚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行動指南
品牌,能夠持久打動人心。品質、品行、品位、品格,是企業意識形態的顯著特征,此種相對固化的群體觀念模式,對於建立富有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的品牌,並推動其在市場上獲得長期而廣泛的認同大有裨益。
11月23日
財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