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分析
大象是一種體態臃腫、行動遲緩的動物,大象也能跳舞?答案是可以的。關鍵看你采取怎樣的方式。去過動物園的人們都會記得,為了調動大象的熱情,馴獸員會手握一串香蕉去誘惑大象。香蕉是大象的獵物,也是它的戰略目標,為了能夠吃到香蕉,大象往往會煥發出讓人驚詫的能量。
這個故事的寓意其實很淺顯也很深刻:目標需要行動才能實現。很多時候,為了理想,不要過分排斥對短期目標的追逐。要知道,無數個短期目標疊加在一起,就可以組合成令人嫉妒的價值創造。
從品牌國際化到品牌創新、品牌再造,俞敏洪一直遵循著一個理想,那就是“打造受人尊敬和最具感召力的教育品牌”。也因此,俞敏洪極力整合一切資源使新東方承擔起企業應當擔負的社會責任,如出資5000萬元和共青團中央成立新東方自強基金,以獎勵那些家境貧寒、品學兼優、好學上進的大學生。2009年6月,新東方與新浪、通用電氣、英特爾等30家公司一起在北京、上海、南京等10個城市各選擇當地的一所高校開展“求職校園行”活動,預備提供2000個見習崗位給2009年應屆畢業生,同時發動全國43所分校積極參與團中央推出的“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計劃,額外再向2009年應屆畢業生提供1000多個見習崗位。
一步一個腳印,俞敏洪和新東方用行動逐漸實現自己的夢想。
行動指南
不要好高騖遠,一定要腳踏實地,既要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也要對理想預期有合理的規劃和定位,確定目標之後,要有堅定不移的行動。
12月20日
三文魚的悲壯
三文魚的一生,充滿了危險和悲壯,它們克服種種困難,躲避無數危險,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逆水搏擊,洄遊產卵,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句號。也許這樣做是遺傳和基因使然,並不是一種自覺的精神意識。但這一現象依然令人感動,使我們思索和振奮。三文魚的一生,貫穿著明確的生命主線:成長,克服各種艱難險阻的成長;經曆,不管大海多麼不可預測,也要從平靜的湖水遊向大海,去完成生命各個階段曆程的經曆;使命,不管有多少險阻都要返回出生地來繁衍後代,哪怕以生命為代價,這一生命的主線使得三文魚的一生變得悲壯。
——2006年1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三文魚的生命旅程》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三文魚,價高味美的名貴魚類,受眾多食客追捧。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三文魚的悲情故事?
三文魚為溯河洄遊性魚類,其一生這樣度過:一對雌雄三文魚可產下3000~4000個受精魚卵,這些魚卵要經受許多磨難和艱辛,因為很可能被其他的三文魚挖坑產卵時翻出來,或者孵化後被其他魚類和水鳥掠食,最終隻有極少部分幸存下來。第二年春天,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魚卵變成小魚,小魚會順流而下,遊到河流湖泊中,這時又會被其他魚類吃掉一些。1~5年後,存活下來的三文魚會奔入海洋,繞太平洋一周。2~4年之後它們聽從內心的召喚從大海向出生之地洄遊,這期間又要麵臨很多生死考驗,它們不吃任何東西拚命地往前遊,遊到出生地之後開始產卵,然後雌雄三文魚一起死亡。
俞敏洪曾在加拿大看到過上百萬條三文魚洄遊的壯觀場景,那種場景足以讓人震撼和感動。“一條小小的三文魚也知道,生的使命是不能輕易放棄的。在人類生命的過程中,也應該有非常明確的生命主線,我們應該努力成長,不惜一切代價使生命變得成熟。我們需要捍守使命感,也許我們不需要像三文魚那樣以生命為代價,但完成這一使命的神聖,卻應該比三文魚的洄遊產卵更加嚴肅和不可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