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一個合格的老板最根本的素養與操守是什麼?應該葆有怎樣的沸騰熱度,怎樣的冷靜客觀,以及怎樣的理想與追求?答案是執著、熱情。俞敏洪的性格屬於要強的那種,工作中給自己定的目標很高,並想盡辦法去實現那個目標,不停歇地努力。“為了追求一個崇高的事業,他怨無悔,願意付出一切,而對於付出的一切從來不求任何回報。當我們身邊出現這樣一個人的時候,你想不覺得他偉大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行動指南
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機會無處不在,隻要抓住其中一個就可以獲得成功。眾多成功故事中,有一個共性:故事主角都發現並把握住了其中的一個機會。
12月18日
地圖,路線圖
在走向人生的目的地之前,先為自己設計一張人生地圖十分重要,在地圖上要把起點標出來,把目的地標出來,把到達目的地的路徑標出來,還必須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應付意外情況,一旦原定的路徑走不通,就要知道如何確定新的路徑。人生不僅僅是為了走向一個結果,同樣重要的是走向結果的路徑選擇。有人生的地圖在手中,走在風中雨中你就不會迷失方向,你的一輩子就會比你想象的走得更遠,到達的目的地就會更多,因此也就會有更多的精彩。
——2005年11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人生的地圖》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聯想集團每年都要開戰略製定會。開會的時候,柳傳誌喜歡把公司比做一艘“海船”,隨時要看看“海圖”,看看總的目標是往什麼地方去,更重要的是通過看“海圖”了解當前“海域”的情況,通過看“海圖”,知曉“海船”的具體方位,接下來的航程是否順風順水,此地是否有潛流暗礁?柳傳誌看“海圖”的意圖其實很明確,無非是兩個目的:一個是看行業大勢怎樣;一個是看聯想所處的地域、政治經濟形勢怎樣,是否適合高速行船。
直至今日,收藏地圖依然是俞敏洪的一大嗜好。上高中的時候,俞敏洪最驕傲的就是他能夠把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飛快地勾勒出來,並把一個個國家和地點標在上麵,渴望未來有一天能夠到這些地方走一走。
經營公司,戰略就是導航的“地圖”,是一種大家都需遵守、捍衛的規則。規則設定的人性假設即在於責任的不拒與擔當。說到責任,不得不提有著“經營之神”美譽的王永慶,他有一句名言:管理大企業的關鍵就是管理好幹部與員工的責任心。王永慶發現,一般情況下,製度越嚴密,責任感越強,管理績效越顯著。於管理者而言,在對標、補差前提下,建構企業自身的視窗界麵顯得深具戰略意義。何謂視窗界麵?不外乎是全係列的,有關企業運營的指標體係與動向觀瞻。
行動指南
任何企業的終極目的都是在市場上獲利,而市場戰略就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根據企業的整體戰略所構架出來的“路線圖”。
12月19日
行動實現夢想
人們熱衷於談論夢想,把它當做一句口頭禪,一種對日複一日、枯燥平凡生活的安慰。很多人帶著夢想活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去嚐試實現夢想。隻有人類能夠去夢想,並把夢想變成現實。沒有夢想就沒有精彩的生活,夢想是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它意味著從未體會過的生活,意味著無窮的可能性,意味著意想不到的驚喜,意味著對自己的信心。
——2005年12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夢想需要行動》中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