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家公司從物質的富足邁向對多元的精神世界的追尋與求索,是公司存續的依據。
行動指南
生活的需求在於物質的豐裕,生活的質量在於精神的厚度,內心的力量能夠引領你擺脫不安,帶來健康、快樂和富足。
12月11日
從自願自覺到堅韌不拔
做出大事業的人,也許剛開始是出於愛好和興趣,自覺自願地做事情,但到後來,自覺自願退居二線,堅韌不拔的勇氣和意誌逐漸占據上風。自己對自己的承諾,別人對自己的期待,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前進,不斷突破自己的局限。所有獲得大成就的人,都經過了一條必經之路,那就是從自覺自願走向堅韌不拔的努力,最後達到一個極高的境界和成就。也許隻有當你們被自己的努力感動得淚流滿麵時,你們的生命才能叫做美麗的生命。
——2007年9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從自願自覺到堅韌不拔》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外人看來,俞敏洪深具人格魅力,他自己對此頗不以為然。俞敏洪做事情有三個顯著的特點:首先,隻要是認準、看清的事情,無論如何也要盡力做到最好。其次,能夠以相對放鬆的心態對待事業發展中的挫折和失敗,他總是認為失敗是人生常態。從小在農村長大,農民的辛苦與辛勞給他的內心打上了沉重的烙印,在鄉間農村,夫妻、鄰裏之間吵架、打鬧,他看得太多太多,這些人生百態讓他體會到了忍耐的必要。委曲求全、妥協忍讓的性格在他身上體現得異常充分。最後,他喜歡並且實踐著那種單純的快樂,比如和朋友郊遊、遠足、吃飯、喝酒。
俞敏洪說,人生的成長就是“不斷從外在走向內心的過程,隨著能力更加完善,外在的精神支柱走向內在的精神支柱,最終達到精神自主”。
行動指南
在難以丈量和度量的時間隧道中,堅韌不拔的意誌是引導你穿越時空、抵達彼岸的炫目光亮。
12月12日
珍視選擇
我們的生命中充滿了選擇,你的選擇不僅和你的心情相關,也和你的命運相關。如果選擇積極的、努力的、向上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運就會越來越好;如果選擇消極、被動、懶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的命運就會越來越糟。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決定權在你,而現在的選擇會決定你的未來。
——2007年11月,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生活》中如是說
背景分析
2002年,俞敏洪來到西安,著手建立西安新東方學校,並考察當地英語培訓市場。
其時,西安當地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找到俞敏洪,要求與新東方合作,合辦英語培訓學院,那位老板很慷慨,承諾拿出400畝地,並把新校園建好,然後請新東方進駐。那位老板對新東方的要求隻有一個:年投資收益率達到5%~6%,以滿足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要求。
對於新東方來說,年收益率達到5%~6%很輕鬆。通常來說,英語培訓學院的學費標準是1萬元每人每年,每個學生每年花在校園裏的夥食費至少要3000元。倘若招生5000人,就能實現每年6500萬元的流水。如果那位老板與新東方合作,收益率達到10%的話,就意味著每年至少650萬元的淨收益,按照6∶4的分利原則,新東方每年至少獲益260萬元。
應該說,這是一樁相當劃算的合作,對方投資,新東方經營,兩家各得其利。但俞敏洪最終還是拒絕了那位老板的美意,他寧願以直營的方式在西安建分校,因為對合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有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