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師:對於這篇優美的散文,特別是第七自然段寫得非常精彩,下麵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誰來?
學生:我來讀。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於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麵,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被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所打斷)……生1:這個作者真笨!
師:哦?
生2:老師,我也是覺得,這麼簡單的一個辦法他都想不出。
師:你有什麼好辦法幫助作者解決這個難題嗎?說來給大夥聽聽。
生1:太簡單了,我可以讓他們一家子既不拆散又可以滿足母親和兒子的要求。
(故作停頓片刻,吊人胃口,學生們:你快說呀!)師:請說。
生1:那就是,去的時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順,滿足母親的願望。回來的時候也是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滿足兒子的要求,魚和熊掌皆可兼得。(全班鼓掌)
生3:我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去的時候大家先走小路,回來的時候大家再一起走大路。
生1:那還不是一樣的嗎?
生3:不,因為去的時候大家都懷著愉快的心情去欣賞小路的風景,所以先走小路;回來的時候走累了,考慮到照顧年邁的母親,因此再走大路,這樣才比較安全。
師:想得還真周到,我相信在家你也是一個懂事的、孝順父母的兒子。
生2:我完全同意他們兩個的辦法,因為它們既可以使一家人在一起散步,又可以領略不同的風景,也不用走重複的路和看重複的風景,那不是很好嗎?
師:你們的想法真是好,從剛才的對話中可以知道,你們都是善於思考的人。其他同學還要什麼想法嗎?
生4:老師,這麼簡單的問題我們同學都想到了,他一個大作家真的想不到嗎?
師:嗯,說得有道理,你們大家認為呢?
生5:我不同意以上同學的看法,你們考慮的是大路與小路相通的情況,可事實上那兩條路是不相通的。
學生:哦?
師:說得好,你何以見得兩路是不相通的?
生5:我是從作者對兩條路的選擇上,他表現得很難做出決定。為什麼呢?
因為選擇走大路就滿足不了兒子願望,選擇小路也就委屈了老母親,作者左右為難因此大路與小路是不相通的。(學生們個個若有所思,似乎都理解作者選擇走大路的原因。)
生1:老師,這麼說來我們前麵所講的不都是沒有用了,不都是廢話了嗎?
師:不能這麼說,辯論出真知嘛!
4.師:下麵大家快速讀課文,找出文章中重要的三個詞。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我給大家計時,現在開始,5秒、10秒,15秒……28秒,讀到這裏。
下麵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說。這回找咱班最不愛說的女同學說說。咱班最不愛說的同學是誰啊?這位同學說說咱班誰最不愛說。
生:(說出一女同學的名字)
生:覺解、出世、入世。(說完,落座,瞪了提她名字的男同學一眼)師:你剛才還瞪了他一眼,一定在說“誰讓你推薦我了?”現在你好像吃虧,其實怎麼樣?
生:占便宜。
師:占了大便宜了吧,所以以後不能再瞪了哦。
師:大家一同說一遍這三個詞。
生:覺解、出世、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