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及時判斷
這是教師運用認知和評價係統分析突發事件的性質和原因。前麵我們也已經做了一些分析,說明引起突發事件的因素是多方麵的。有源於教師自身的,如教師在講解中出現知識性錯誤,被學生意識到而私下嘀咕或發出笑聲。
有源於學生的,如個別調皮的學生在教師講解過程中,借機故意發出偏差性應答或古怪的叫聲,就會引起其他同學的哄笑,擾亂課堂教學秩序。還有源於教學環境出現意外等因素。教師在冷靜觀察的基礎上,要對突變情境作出迅速判斷,準確分析突變情境的性質和原因,為後續處理提供決策依據。
3.要迅速決策
這是教師對突變情境發展趨勢作出正確的估計並確定相應的對策。如果突發事件的原因在於教師,教師的正確決策應是坦率承認失誤,再加以改正。
如果文過飾非,學生更會議論紛紛,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就會降低,影響力也隨之減弱。如果突發事件的原因在於學生或環境,教師最好的對策是盡可能結合教學內容加以巧妙引導,把突發事件轉化為可以利用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信息,使之為教學服務。
4.果斷處理
這是教師把應變決策付諸實踐,它是教師教學應變能力的外在體現。處理的決策可以是準確解惑,即麵對學生出現的疑惑,教師就要靈活運用具備的學識,機智準確地予以解答,從而繼續保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處理的決策也可以是靈活調控,即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一定的手段對學生聽講狀態和對自己教學過程進行調節控製的教學技巧。成功的課堂教學,應是師生共同有效而協調的雙邊活動。出現突發事件,往往也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出現不協調,這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調控。或者是調控學生聽課的情緒、注意力及思維活動,激發他們參與教學、獲取知識的主動性;或者是調整教師講課的速度、方式、步驟和環節,保持傳遞知識信息的渠道暢通無阻。
5.降低幹擾
這是教師運用應變技能妥善處理突發事件,使之對教學形成的不良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應變設計的方法
應變技能的訓練可以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來開展。其設計過程可以分三個基本步驟:情境創設、觀察與分析、應變設計、模擬練習。
1.情境創設
創設出與教學突發事件相類似的教學情境,是應變技能訓練的關鍵一步。
可以收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類突發事件的情境,也可以創設類似課堂突發事件的模擬情境,讓新手教師在麵臨這類情境來練習其觀察分析能力和應變能力。應變是由刺激情境引起的,通過尋找或創設與教學突發事件相似的突發情境,有利於新手教師進行教學應變的模擬操作,從而獲得相應的應激體驗,增加應變經驗進而提高教學應變水平。
2.觀察與分析
新手教師麵臨課堂教學突發事件首先要做的是對情境的觀察,有多少學生卷入了突發事件,各人涉入的程度如何,事件具有什麼特征,屬於什麼性質,事件背後的根源是什麼,對正常的教學活動影響多大,等等。
3.應變設計
根據分析結果設計處理突發事件的措施及操作順序。例如,對於學生突發的質疑,如果是沒有偏離教學設計的,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質疑納入原來的教學過程本身的進展來解答,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果是偏離教學設計的,可以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對待:簡單的問題可以及時解答,複雜的問題可以課後解決,學生討論能夠解決的問題可以發動學生充分討論加以理解,學生缺乏理解問題的相關知識的可以待課後查閱有關書籍給予解決。總之,教師要有“知之則知之,不知則不知”的誠實教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