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貴妃梳(2 / 2)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裏寫了這樣一件事情:安祿山過生,玄宗和貴妃都給這個邊關驍將準備了新衣。在宮裏,貴妃以重重錦繡包裹祿山,就如同繈褓,玄宗也高高興興地拿出了一大筆洗兒錢。從此以後,安祿山便可以進出宮禁,無人敢問。

玄宗以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為相,不僅派人暗中收羅安祿山的罪狀,還導致南詔王叛唐。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在馬嵬驛,太子李亨鼓動禁軍兵變,射殺楊國忠並斬了貴妃的兩個姐姐。

接著,禁軍首領陳玄禮又麵見玄宗,要求賜死楊貴妃,以謝天下。太宗不忍,很生氣地說:“亂朝者當誅,朕的貴妃何罪?”

陳玄禮伏地叩首:“貴妃若在,何以定軍心?”

玄宗聽到數隊禁軍已衝到帳外,隻好以雙手掩麵,不再言語。

06

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梟梟秋煙裏。

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相傳,這是楊玉環寫的詩,字裏行間就有紅顏薄命之意。

貴妃死後,詩聖杜甫有句感歎: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

還有另一種說法,楊玉環之墳是個衣冠塚,其真身不知所歸。那年,楊玉環還不到四十歲,可謂豐韻無雙。

後來有人寫詩說:不信曲江信祿山,漁陽鼙鼓震秦關。禍端自是君王起,傾國何須怨玉環。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白居易寫下一首哀怨悱惻的長恨歌,也暗示楊玉環流寓到了海外。

07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相傳,唐玄宗曾請臨邛道士為楊玉環召魂,得金釵一股。

看到昔日的陛下恍恍惚惚,高力士安慰說:“聖上,奴才送貴妃娘娘上路,哪敢不盡心盡意。都說天大地大,天涯何處無芳草。陳將軍也就是要個說法,以便平定事態……”

“陳玄禮何在?”

“他……他已病重在床……”

唐玄宗抬起頭,斷斷續續地嘀咕道:“生有何歡?生有……何歡?”

高力士也感到鼻子一酸,不知道昔日的貴妃娘娘為什麼要掰斷當年的金釵。

08

前些年,一把貴妃鏡驚現蓉城。

康三妹拿起胡夢綺的胡楊木梳看了好幾遍,確信上麵的文字符號為造梳的工匠所刻。

在祖上的筆記裏,就有一段貴妃梳的故事,令人神往。

昔東女之國,尚有後人提及盛唐逸事。吐蕃東侵,故公主避難於長宮,為德宗之妃。涇原兵變後,改從於秦王朱泚,受封為後,有貴妃梳。

祖上沒有看到這把貴妃梳,隻是聽說上麵刻有著天字,其字體為武媚娘所獨造。不知道究竟的人,也可視為象形於木梳。

書裏還說道,武媚娘和楊貴妃都是蜀中的俏妹子,得山川之靈,結日月之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