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過了年,康澤就帶別動隊接管了肇第。
聽說王鵬已經調到浙江警官學校,康三妹豎起眉毛。
“三妹,那個家夥不是一隻好鳥,我不放心!”
“說什麼呢?”
02
“你去重慶,我呢?”
“我已經安排妥了,這裏的人和事都移交給警察局。我們得從頭開始,拉出一支自己的隊伍來。”
康三妹想了一會兒:“八妹也得過去?”
“食堂、醫務室和汽車隊的人都不動,你可以讓她去打理。”
所謂時勢造人,前人們就說過:“黃金退運也失色,頑鐵逢時可生輝。”
這時候,搖身一變的康三妹已經成了肇第的新主人,人稱三姐或者是內當家。
康澤在肇第留了一個班,負責站崗和警衛。八妹的小食堂還有三個人,衛生室裏還是馬大姐和小翟。
03
這是重新洗牌,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剛過初五,康三妹就接過了好幾十封請帖,時間都安排在元宵前後。
聽八妹報了一遍這些人的名頭,康三妹換上新做的旗袍:“我們去大慈寺問問佛!”
“就是嘛,去城外哪有在城裏方便?”
看到八妹轉身,康三妹又問了一句:“醫務室哪天上班?”
“以前的通知是元宵節後。”
“到時間,還是你來安排考察。”
連續幾天,康三妹想清楚了幾件事:一是疑人不用,二是多聽多看少表態,三是想清楚再做。
04
大慈寺很有些名氣,人稱震旦第一叢林。
據說,在東漢末年,天竺的寶掌大師從雲南雲遊到四川,以峨眉山為震旦第一山,立道場弘揚佛法。接著又在成都普渡眾生,留下該寺。
唐朝初年,玄奘在大慈寺受戒為僧,並暗暗地立下了一個宏願:重譯佛經,去虛妄而息紛爭。貞觀元年,玄奘從成都到長安,向朝廷再三陳表,希望西行求法。沒有等到回音,玄奘便決定私越玉門關,穿越西域沙漠到天竺。
跋涉五萬餘裏,備嚐艱苦。求學十餘載,玄奘名揚那爛陀寺。
戒日王統一印度各邦以後,請玄奘到曲女城,主持佛學大會。麵對五千多個聲名顯赫的佛學高僧,玄奘任人問難,解答從容,五竺鹹服。大乘佛教尊玄奘為大乘天,小乘佛教也尊之為解脫天。戒日王又請玄奘參加五年一度的無遮大會,經過七十五天的大辯論,載譽歸國。
唐太宗在東都洛陽召見了玄奘,態度雍容地問道:“法師西去時,為什麼不告之朝廷?”
玄奘隻好回答:“當時,貧僧再三表奏,無奈誠願尚淺。私行之際,也是深感慚懼……”
唐太宗說:“法師能委命求法,以周濟天下蒼生為已任,甚慰朕心……”
接著,唐太宗希望玄奘能棄緇還俗,共謀朝政。玄奘不改初衷,請建譯經院,以弘揚佛法。
05
唐初,朝廷的大政策是崇道而抑佛。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眾臣們說:“堯舜啟夏,尊儒興漢。梁武帝重佛而建寺,致使國勢日益疲弱,不可不察。”
唐太宗不斷打擊突厥,在西域開辟出伊州、西州和庭州。當時,唐太宗急需精通西域政治文化和地理交通的人才,玄奘就是不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