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門上,日升茶樓很有名。
大堂裏有聯:日出滄海萬丈虹,升平盛世一碗茶。
有人說,這裏二樓上的雅間是以日本的茶道取勝,頗有講究。
康三妹帶著八妹剛剛踏上樓梯,一個穿著白衣的跑堂就迎了上來:“夫人,這邊請……”
“聽說,你們有個插花師……”
跑堂接過臘梅花,彎腰問:“夫人能否給個題目?”
“丹鳳朝陽!”
“好嘞!”
樓下很熱鬧,樓上的幾間房都關著門,幾乎看不到人影。
02
日本茶道推崇四個字:和敬清寂。
在一道鑲嵌著有彩色玻璃的推拉門裏,放著中式的藤椅和藤桌。
靠牆的地方有一個低矮的操作台,一個穿著和服的小姑娘正在沏茶。
說起來,沒有紐扣的日本和服也源於我們的漢服和唐裝,斜襟包胸,寬袖亮腕。
“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日本人煮茶相當規範:點火、燒水和衝茶都要精確到位,一絲不苟。
女茶師的動作宛如行雲流水,既飄逸又有節奏感,就像是手腕和五指的舞蹈。
在湘西,可以聽到這樣的歌:“阿妹臨窗葉底花,無事出來吃盞茶……”
所謂一女不吃兩家茶,浪漫不是隨便。從定婚茶到成婚茶,都有嚴格的規矩。
茶書說:“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結婚,必以茶為禮,取其從一而終之義也。”
佛陀曾經說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趙州的真際禪師有句常掛人嘴邊的口頭禪:“吃茶去!”
於是後人總結: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03
人生本無常,得失皆自在……
島國之人仿佛有種相當強烈的幻滅感,總是說茶禪一味,侘寂幽玄。一期一會,心傷物哀。
寧知有今日,推窗聽鬆風。
康三妹接過獻上的茶,向茶師笑了笑,問了一句:“你是哪裏人?”
“長崎。”
真是沒有想到,一個日本的小姑娘會跑到成都來。康三妹接著就說:“這樓上樓下簡直是兩重天。”
“齊白石畫蝦,吳昌碩畫菊,各有各的精神,也各有各的筆法。”
“哦……說來聽聽……”
茶師說:“齊白石的蝦妙在活靈活現,生趣盎然。吳昌碩的菊花既幽獨又孤高、冷逸而傲世,近乎於禪。”
“禪?”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從這個意義說,聖欽法師給出的字又有新解。單添上示字旁就是禪,可謂物我兩忘,渾然自處。
04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且擁晉三河。
一聲驚堂木,說書人在樓下說起了殘唐五代演義,講到李存勖破蜀。
沙陀一族為昭武九姓之後,在突厥、吐蕃和回紇的來回衝壓下,百煉成鋼,人稱鴉軍。
吐蕃失勢後,沙陀王處月盡忠率三萬眾附唐。吐蕃人一路追殺,處月盡忠戰死於途,其子處月執宜領兩千人到靈州,任陰山都督府兵馬使。其孫處月赤心因軍功升任朔州刺史,並被李唐王朝賜名李國昌。不久,沙陀各部叛唐,被逐入戈壁。
黃巢殺進長安稱帝後,唐僖宗逃到四川,讓李國昌南下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