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試問世間人,有幾個知道飯是米煮;
請看座上佛,亦不過認得田自心來。
都說,這是戎馬書生何道台為龍藏寺寫的一副楹聯。
龍藏寺就在成都附近的新繁鎮,坐滑竿過去也就兩三小時。
它的山門上,題有一聯:出入那邊,莫把門頭走錯;往來這裏,須將道路認真。
何道台讀了一遍,就對該寺的主持方丈雪堂和尚說:“寺院分二門,那山門何異這山門,門外有虎皆貼服;琴詩合一體,小衣缽終歸大衣缽,缽底無龍不皈依。”
以右手行了一個單手禮,雪堂和尚才解頤一笑。
02
相傳:達摩憑一葦渡江,在蒿山上麵壁苦修,創立禪宗。
有個叫慧可的小和尚想拜達摩為師,在山室門前跪了十三天,都未能如願。
天降大雪,達摩說了句:“修佛參禪都得靠悟性,你這是何苦呢?”
慧可高呼:“大師,弟子如何才能為徒?”
“難!除非是天降紅雨!”
慧可抽出腰刀,自斷其左臂,鎮定地說道:“紅雨已現!”
深悔失言,達摩給慧可縫製出了一件隻有半邊袖子的木棉袈裟,以後又授其衣缽。
03
何道台名元普,成都金堂人,
鹹豐十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時,何元普以戶部郎中從戎抗敵,在京師以北布防,夙夜不懈。
左宗棠收複新疆時,提拔何元普為甘涼的道台。同治十年,他憤而還鄉,常找雪堂和尚談禪論詩。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一天,雪堂和尚出一聯求對,何元普放下茶碗,隨口就回答說:“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在說法堂,聖欽法師看到女施主心事重重,終於提起毛筆,寫出了一個字:“單!”
接著,聖欽法師還說了一句:“單者,幹之具……斷腸聲裏唱陽關,它年鬆濤入夢寒……”
“哦!”
康三妹也知道能得到聖欽法師的一顆字就很不錯了,便以雙手合十,默默地行禮而出。
04
在冷冷清清的說法堂外,大殿的前麵已經是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八妹買了一隻由彩紙條做的風車,正在陪一個穿著補丁舊衣的小女孩玩耍。旁邊有個賣臘梅的農婦,仿佛生怕自己的孩子搞髒了八妹的新製服。
當年,楊玉環就流落於蓉城街頭,甚至是靠討飯為生……康三妹也給自己買了一枝臘梅花,心想拿回去可以給八妹的綠梅添點亮色。
在一個僻靜的轉角處,就有一個雙目深陷的老先生,打出了一條測字算命的橫幅。木案上,除了硯台和三支筆,還有這樣一句:“法師單點字,瞎子有說道。”
康三妹遞出兩枚銀元,問了一句:“常言道,禍不單行,福無雙至,我能否討句吉言?”
老先生提筆就寫出四句詩:水精如意玉連環,下蔡城危莫破顏。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裏唱陽關。
這是中唐詩人李義山在長安寫給一個歌妓的小詩,名為贈歌妓二首。另一首寫道:白日相思可奈何,嚴城清夜斷經過。隻知解道春來瘦,不道春來獨自多。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老先生偏偏不去說佳人臨窗,望穿古道荒草無限事……
05
就像聽見了聖欽法師的話,或者是有小沙彌暗中相告,老先生的話就以談詩開始。
下蔡城危是個典故,語出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