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單點字(2 / 2)

玉連環不僅是一種玉飾,往往還是定情物。兩個做工一致的玉環依此相銜,渾圓無縫就猶如天生。有的可以解開,有的卻是斷不可分……

戰國時代後期,燕王以樂毅為上將軍,並邀約秦趙韓魏楚合兵破齊,連下七十餘城和齊都,殺齊閔王。

齊王太子田法章逃到了莒城,隱姓埋名到太史敫的家裏打工。其女感到這個年青人很不尋常,背著父親給了很多的照顧,並以一副玉連環私定終身。

五年後,田單以反間計成功逼走樂毅,又以火牛陣大敗燕軍於即墨城,迎法章回齊都臨淄繼位,以定複國之計,史稱田單複國。

齊襄王田法章立太史敫之女為後,史稱君王後。

太史敫以為自己女兒的行為有辱家風,將她逐出了宗廟,終身不相見。

06

十九年之後,田法章崩。

君王後之子繼位,史稱齊共王。

當時,秦王政聽說齊國新君尚未成年,派出使臣窺探虛實。

使者拜見監朝的君王後,呈上一副精美無瑕的玉連環,話裏有話地問:“我們的這個玉連環可解嗎?”

君王後把舉世無雙的玉連環拿給群臣傳看,大家都紛紛稱奇卻拿不出解環之策。秦使見狀,大聲地說:“我主素聞齊後聰慧,讓臣攜環千裏,以求一解。”

“讓我再看看吧!”

君王後接過玉連環,找宮女拿出一把銅錘,一下就砸碎了秦國的玉環。

過了好一會兒,秦使才回過神來:“這是大秦的國寶,齊後就不怕地動山搖?”

君王後淡淡地一笑:“秦王請我解環,除此之外還能有其它的辦法嗎?”

秦使回國以後,力勸秦王政主動與齊結盟,以先臣相範雎倡導的遠交近攻為國策,先謀趙魏楚燕。

07

拆字術始於南宋的蓉城,以謝石為宗。

相傳,謝石應詔為宋高宗測中,無不一語成讖。

一天下午,宋高宗在午眠時夢到嶽家軍光複了開封城,心有戚戚。

宋高宗把謝石請到後苑,寫出了春波兩字讓謝石拆解。謝石沉吟片刻,說道:“秦頭太重,壓日則無光。眾水歸東南,皮裏陽秋。”

聽說皇上聞之默然,秦檜以蠱惑人心之罪將謝石貶到嶺南。途中,有個奇女子給謝石拆字:“謝者以寸言立身,石逢皮為破,逢卒為碎。”

果然,謝石客死於嶺海,一個叫皮三的解押官讓兩個士卒瘞屍於草中。

08

最初,單字的本意是彈,持戈則為戰。

收戈卸甲,就是兩個口,都說:“兩口呂,三口為品;四口田,五口為吾;六口圄,七口為叱;八口隻、九口叴、十口為古……”

康三妹想了好半天,都覺得聖欽法師給出的字相當差,暗藏一股戾氣和種種的凶光。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這也是李義山的一首詩,寫出了齊後主高緯的荒唐,以及後宮寵妃馮小憐的芙蓉帳。

“巧笑知堪敵萬幾,傾城最在著戎衣……”

相傳,馮小憐能歌善舞,喜歡扮演花木蘭從軍,策馬揚鞭於沙場。齊後主為了讓她解頤一笑,興兵伐周,釀成悲劇。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最後,仿佛所有的人和事都逃不出所謂的因果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