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趙孟兆頁(1254—1322),字子昂,號鬆雪道人,水精宮道人。湖州(在今浙江)人。原為宋王朝宗室,入元授兵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及翰林學士承旨等官職,一生中多次辭官歸鄉。他精於音律和詩文,尤其精於書法繪畫,所作詩、書、畫往往渾然一體,珠聯璧合,堪稱一絕。趙孟兆頁在書法方麵的突出成就掩蓋了他在文學藝術方麵的名聲。有《鬆雪齋文集》11卷,作品中多流露出故國之感。《全元散曲》存小令2首。
“原文”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
亂雲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譯文”
我駕著一葉扁舟,漫遊清溪。但見荷花將謝,兩岸一派秋意。誰家采菱角的女子,唱著歌兒,棲息水邊的鷗鳥,被歌聲驚起。忽地亂雲翻滾,滿天風雨,采菱女子頭頂著荷葉,急急歸去。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水鄉秋意和風物的即景小曲。作者著意展示采菱女子在歌唱中勞作以及遇雨戴荷葉歸去的情景,宛似一幅水墨畫,不著色彩,而情趣盎然。
[黃鍾·人月圓]一枝仙桂
“原文”
一枝仙桂香生玉,消得喚卿卿。緩歌金縷,輕敲象板,傾國傾城。幾時不見,紅裙翠袖,多少閑情,想應如舊。春山淡淡,秋水盈盈。
“譯文”
你美麗如玉,似月宮的桂花樹——散發著迷人的幽香,禁不住親親切切地呼喚你。似緩緩的流水,是你演唱的金縷曲,你輕輕敲擊象板,與你的歌聲相應。你美妙的姿容啊,足以傾國傾城。多日不見,我想你依然是舊時裝束,紅紅的長裙,翠綠的衣袖,可有萬種風情?你那雙淡淡的蛾眉,你那雙秋水般的眼睛!
“注釋”
[仙桂]傳說月宮中的桂花樹。沈約《登台望秋月》詩:“桂宮嫋嫋落桂枝,露寒淒淒凝白露。”[卿卿]夫妻間或異性間親昵的稱呼。[金縷]即《金縷曲》,《賀新郎》詞調的別名。[象板]調節樂曲板眼的拍板,以象牙為材料製成。[傾國傾城]形容絕色女子。《漢書·孝武李夫人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春山]以春天的山容比喻女子的雙眉。[秋水]比喻人清澈的眼波。李賀《唐兒歌》:“一雙瞳人剪秋水”。
“賞析”
此曲追憶作者與一位美麗歌女之間的柔情蜜意,顯出了這位峨冠博帶士大夫私生活隱秘的一角。前五句是對於舊日美好時光的懷念,極力讚美那歌女的美貌和動人的歌喉,袒露與之親密接觸所留下的難以磨滅的記憶。後六句推想分別之後那女子依然風流迷人柔情萬種,激起他無邊的遐想,似乎倏然回到他的身邊。小令以“春山淡淡,秋水盈盈”作結,有餘音嫋嫋之趣。
“作者簡介”
滕斌 一作滕賓,字玉霄。黃岡(今湖北省黃岡市)人,或說是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元武宗至大(1308—1311)年間,任翰林學士,出為江西儒學提舉。後棄家入天台山為道士。有《玉霄集》。散曲作品今存小令15首。
[中呂·普天樂]翠荷殘
“原文”
翠荷殘,蒼梧墜。千山應瘦,萬木皆稀。蝸角名,蠅頭利,輸與淵明陶陶醉,侭黃菊圍繞東籬。良田數頃,黃牛二隻。歸去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