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馮子振(1257—1314),字海粟,號怪怪道人,攸州(今湖南省攸縣)人,做過承事郎、集賢待製。於書無所不記,為文常據案疾書,隨紙數多寡,頃刻輒盡。他的朋友說他:“以博學英詞名於時,當其酒酣氣豪,橫厲奮發,一揮萬餘言,少亦不下數千。”所寫散曲多豪放瀟灑。貫雲石序《陽春白雪》時,讚其詞“豪辣浩爛,不斷古今。”現存小令44首。多描寫個人閑適情懷和農民生活。
“原文”
朱門空宅無人住,村院快活煞耕父。霎時間富貴虛花,落葉西風殘雨。[麼]總不如水北相逢,一棹木蘭舟去。待霜前雪後梅開,傍幾曲寒潭淺處。
“譯文”
朱紅大門的深宅大院,空無一人,也許這是被滅族的人家;柴門小村院裏的農夫,卻快樂地活著,即便他貧賤。富貴啊,如鏡中之花,瞬間消逝,如殘雨中的落葉,隨西風飄零。總不如咱們在溪水北岸相逢,一同蕩著木蘭小舟在河中漫遊。等到霜前雪後,岸邊的梅花綻放,將船兒靠近河灣的寒潭淺處,靜靜地觀賞。
“賞析”
馮子振的《鸚鵡曲》多達38首,其中有30首是和所傳白賁《鸚鵡曲》的(鄧子晉《朝野新聲太平樂府序》稱海粟所和為白仁甫《黑漆弩》,馮子振在《序》中稱所和為白無咎《鸚鵡曲》)。《鸚鵡曲》原稱《黑漆弩》,因傳白賁(無咎)所作《黑漆弩》流傳極廣,開篇有“儂家鸚鵡洲邊住”句,人們便改稱《鸚鵡曲》。
此曲的題旨如同題目“榮華短夢”,在於警示世人宦海風波險惡、富貴無常,同時表示作者對淡泊寧靜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和欽慕。小令開篇便將“朱門空宅無人住”與“村院快活煞耕夫”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結局作鮮明對照。接著以“霎時間富貴虛花,落葉西風殘雨”的悲涼意象,來補充“朱門空宅無人住”的衰敗景況。作者沒有說明“朱門”為何“空宅”?但與第三、四句聯係起來讀,其中已存在某種暗示: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爭鬥的殘酷,紅極一時的高官大僚轉眼間身敗名裂,連及家族被夷滅的事例,史不絕書,在元代也大有人在。所以,如其說開篇四句是警世,不如說是作者自警。
正因為作者意識到富貴榮華自身蘊藏著巨大危機,因之,他在[麼]中著力展示雅人高士悠然自得、淡泊寧靜的生活境界:與老朋友蕩著小船在溪中漫遊,待到梅花綻放時,在幽靜之處觀賞。這無爭的世界,平和純美的意趣,正是作者的一種向往和追求。
[正宮·鸚鵡曲]農夫渴雨
“原文”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惱殺農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麼]恨殘霞不近人情,截斷玉虹南去。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閑雲起處。
“譯文”
老農夫年年扶犁牛耕,近來,他煩惱極了。眼看茁壯的稻苗即將揚花抽穗,多麼需要老天下場透雨。可恨晚霞不近人情,偏將行雨的玉虹截斷,那一半兒已飛到天南。老農夫企盼大地出現甘霖,注視著遠方飄來的每一片雲。
“注釋”
[懊惱殺]苦惱煩躁到極點。殺,同“煞”,很、甚之意。[虹]陽光照射天空中的小水珠,經折射和反射所形成的弧狀彩色天象,稱彩虹,又稱白虹。虹的出現是雨晴交錯的象征。這裏稱玉虹,疑指虹在雲層厚處顯現,彩色不甚鮮明而呈玉色的緣故。[甘霖]及時雨。霖,古人以連雨三天以上為霖。[看一片閑雲起處]唐代詩人王維《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馮子振此句受到王維佳句的啟發。閑雲,不能行雨的雲。
“賞析”
《農夫渴雨》刻畫了一位急切盼望天降雨以緩解旱情的農夫形象,同時體現出作者關心農事的憫農意識。這在元散曲小令中,可謂別開生麵。小令側重寫農夫“渴雨”的心緒和神情:先用“懊惱殺”來形容他的焦急,尚嫌抽象,但與“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結合起來讀,便讓人感到他的“懊惱”有實實在在的根據;接著寫他對天邊出現晚霞和雨象轉移的憂慮與不安;晚霞的出現,表明明日又是大晴天,用一個“恨”字來強化他對天公不作美的慍怒,頗為恰切;最後一句“看一片閑雲起處”,勾勒出他注視天邊飄動的雲,蹺首企盼甘霖的神態。“閑”字用得極好,飄動的雲未必帶雨,但農夫的目光依然不放過,“渴雨”之情更顯急切。雖然,這位農夫未免有些雅化,有文人雅士的影子,但畢竟像個“渴雨”的農夫。
[正宮·鸚鵡曲]夷門懷古
“原文”
人生隻合梁園住,快活煞幾個白頭父。指他家五輩風流,睡足胭脂坡雨。[麼]說宣和錦片繁華,輦路看元宵去。馬行街直轉州橋,相國寺燈樓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