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南呂·玉交枝]閑適(1 / 2)

“作者簡介”

喬吉(約1280—1345)又名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又號惺惺道人。太原人,後遷居杭州。鍾嗣成《錄鬼簿》稱他“美容儀,能詞章。以威嚴自飭,人敬畏之。居杭州太乙宮前。有題西湖《梧葉兒》百篇,名公為之序。江湖間四十年,欲刊所作,竟無成事者。”著有雜劇11種,現存3種。散曲現存小令209首,套數11篇。近人任訥輯為《喬夢符散曲》。元後期傑出的雜劇家、散曲家。朱權《太和正音譜》稱讚喬吉散曲的風格如“神鼇鼓浪”。

“原文”

山間林下,有草舍蓬窗幽雅。蒼鬆翠竹堪圖畫,近煙三四家。飄飄好夢隨落花,紛紛世味如嚼蠟。一任他蒼頭皓發,莫徒勞心猿意馬。自種瓜,自采茶,爐內煉丹砂。看一卷道德經,講一會漁樵話。閑上槿樹籬,醉臥在葫蘆架。盡清閑自在煞。

“譯文”

山林裏有幽雅的蓬窗草舍,淡煙輕籠著三四戶人家,蒼鬆翠竹掩映,恰似一幅水墨畫。落花飄入我的好夢,味同嚼蠟的紛擾俗事遠離著咱。任憑他黑發變白發,功名富貴啊,休使我心猿意馬。我自種瓜,自采茶,爐裏煉著丹砂。看一卷《老子》書,聊一回漁夫樵夫的話。關上那木槿樹枝編就的籬笆,醉臥在葫蘆架下,何等清閑自在,無牽無掛。

“賞析”

此曲描述了具有道家特征和詩化了的隱逸者的生活境界。抒情主人公生活在遠離塵世的山林裏,過著簡樸卻幽雅的生活,沒有世俗的紛擾,有自食其力的快樂,大有陶淵明的遺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道家經典《老子》是他閑暇中的必讀之物,道家思想是他的精神支柱;此外,他又煉著丹砂,像一位道教徒。不過,他並不刻意追求長生,他“一任蒼頭皓發”,隻是以與漁夫們樵夫們閑談來消磨時光,隻是高臥葫蘆架下,做著悠然的夢。顯然,喬吉筆下的隱者生涯是他的一種理想,將實際的隱者生活大大地詩化了。

[中呂·朝天子]漁父詞·瀟湘畫中

“原文”

瀟湘畫中,雪翻秋浪,玉削晴峰。蓴鱸高興西風動,掛起風篷。夢不到青雲九重,祿不求皇閣千鍾。浮蛆甕,活魚自烹,濁酒旋紅。

“譯文”

我似是一位老漁翁,行船在瀟湘畫圖中,秋風掀起雪白浪花,陽光灑滿翠綠陡峭的群峰。蓴菜羹、鱸魚膾,引發我鄉情濃濃,禁不住順著西風,掛起帆篷。我做夢啊,也到不了青雲九重,不求朝廷俸祿千鍾。但願自釀的米酒甜熟在瓦甕,網起的活魚親手來調烹,滲出粉紅的濁酒慢慢來享用。

“注釋”

[瀟湘畫]瀟水、湘水為湘江支流,相傳是帝舜和他的二位妃子到過的地方,風景絕佳,五代畫家董源有《瀟湘圖卷》,宋代畫家宋迪有瀟湘八景圖(沈括《夢溪筆談·書畫》)。瀟湘成了畫家、詩人心目中的聖境。[蓴鱸]蓴菜、鱸魚。據《晉書·張翰傳》,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吹起,便想到家鄉吳中(今蘇州一帶)的菰菜、蓴羹、鱸魚膾,說:“人生貴得適誌,何能羈宦數千裏,以要名爵乎!”於是駕車而歸。[風篷]船帆。[青雲九重]喻指帝王所居的宮殿。[皇閣]朝廷。[鍾]此指容量單位。漢代官員俸祿以月供糧食多少標明等級。一鍾,為六斛四鬥。千鍾,指高官的俸祿。[浮蛆]即浮蟻,指酒甕中浮上來的泡沫,標誌酒將熟,[]竹編的濾酒器。紅,濾酒器中滲出粉紅色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