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雙調·折桂令]酸齋學士席上(1 / 1)

“作者簡介”

作者張可久(略)

“原文”

岸風吹裂江雲,進一縷斜陽,照我離樽。倚徙西樓,留連北海,斷送東君。傳酒令金杯玉筍,傲詩壇羽扇綸巾。驚起波神,喚醒梅魂。翠袖佳人,白雪陽春。

“譯文”

岸上的風吹裂江上的雲,天空迸出一縷斜陽,照著我向主人辭別的酒杯。我徘徊在西樓,依依不舍如孔融一般好客的學士,可惜太陽即將西沉。舉起金杯傳著酒令的賓客都是才俊之士,文武兼備風神瀟灑的主人,更有傲視詩壇的萬丈豪情。美麗的歌女,正高唱他陽春白雪般的新詞,驚起江中的淩波仙子,喚醒了孤山的梅花精魂。

“賞析”

《酸齋學士席上》記述貫雲石主持的一次高朋滿座的宴會,這宴會也許為餞別作者而設,表現出作者對蔑視富貴、人格獨特的奇人貫雲石的傾慕,和不忍與之辭別的殷殷之情。酸齋學士此次宴會,當是他放棄高官厚祿退隱江南之後舉行的。作者稱頌貫雲石如同孔融那樣好客,如同周瑜那樣文武兼備,並且有睥睨詩壇的豪情,尤其是他席間的新詞極為動人,令江中的淩波仙子,孤山的林逋精魂都為之傾倒。小令將作者的惜別之情與夕陽西沉的氣氛結合起來,給人以幾分淒婉的感覺,使全曲的基調在熱烈歡快中融進了淒切與惆悵的成分。

[中呂·滿庭芳]山中雜興

“原文”

人生可憐,流光一瞬,華表千年。江山好處追遊遍,古意翛然。琵琶恨青衫樂天,洞簫寒赤壁坡仙。村酒好溪魚賤。芙蓉岸邊,醉上釣魚船。

“譯文”

人生多麼短促,如同流光一瞬間,難怪化鶴歸來的丁令威,停在城門華表柱上,慨歎學道靈虛山,世間已過去千年。何不追尋前人足跡,遍遊大好江山?多少動人的故事,浮顯在眼前:潯陽江頭白居易為之動容的琵琶歌女,她幽怨的琴聲,還扣動我的心弦;赤壁之下蘇東坡為之肅然的洞簫客,他如訴如泣的簫聲,仍驚起寒波嗚咽。啊,何不沽來溪中鮮魚、村頭美酒,且到芙蓉岸邊,開懷暢飲,品味人生,乘著三分醉意登上釣魚船。

“注釋”

[華表千年]典出《搜神後記》,雲:“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塚累累。’遂高上衝天。”[翛然]《莊子·大宗師》:“翛然而來,翛然而往。”意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此曲用來表示抒情主人公暢想在曆史的空間,浮想聯翩。[琵琶恨]典出白居易《琵琶行》。[洞簫寒]典出蘇軾《前赤壁賦》。

“賞析”

此曲感歎時光易逝人生短促,表白要將有限生命交給祖國山河,在遍遊勝景中與古人對話,在遠離塵囂的天地裏,無拘無束、適意自得地活著。如此人生,在現實中是難以找到的,這不過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而已。現實社會難以找到無憂無慮超塵脫俗的高士,散曲作者們自身也往往被俗務和衣食所困擾而難以成為高蹈世外的隱者。然而,愈是難以成為現實的境界,愈成為人們向往的目標。因之,包括張可久在於許多散曲家都用語言文字來塑造這樣的高士和隱者,以寄托自己心中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