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商調·梧葉兒]客中聞雨(1 / 2)

“作者簡介”

作者楊朝英(略)

“原文”

簷頭溜,窗外聲,直響到天明。滴得人心醉,聒得人夢怎成。夜雨好無情,不道我愁人怕聽。

“譯文”

屋簷下窗戶外,淅瀝淅瀝的雨聲,響到天明。雨啊,你滴碎遊子的心,絮叨得我做不成夢。無情的夜雨啊,難道你不明白愁人怕聽這聲音。

“賞析”

《客中聞雨》抒發作者客遊在外的愁思。小令以雨聲起興,句句譴責夜雨的無情,烘托出遊子無盡的客愁。作者沒有直接點出愁的內容,但從“聒得人夢怎成”,已暗示他思鄉念親的心緒。

[雙調·清江引]秋深

“原文”

秋深最好是楓樹葉,染透猩猩血。風釀楚天秋,霜浸吳江月。明日落紅多去也。

“譯文”

深秋最美的景致是楓樹葉,它那樣的紅豔,像染透了猩猩的血。西風啊,釀出了楚天的秋意,冷霜啊,浸出了吳江的冷月,且看明朝,落花又是滿地。

“注釋”

[猩猩血]猩猩,比猴子大,前肢長,無尾,赤褐色長毛。血,鮮紅。陸遊《春雨絕句》:“千點猩紅蜀海棠,誰憐雨裏作啼妝?”[楚天]戰國後期,楚國勢力擴張到長江中下遊地區,楚天即指這一地區的天空。下句“吳江”與楚天,實際是同屬一個地域。吳江,指以春秋吳國都城蘇州為中心的廣闊地麵上的江河,非單指某一條河。

“賞析”

此曲純然描寫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美麗秋光,在這幅秋光圖裏,楓葉占據突出位置,高遠的晴空,浸著冷月的吳江,都作為楓葉的背景,因之它的主調是豔紅。作者在讚歎秋光的同時,又滲透著些許傷感。“明日落紅多去也”,便是一聲悲秋的歎息;在本已紅豔的畫麵上又增添一層淒涼的暗紅。

[雙調·水仙子]雪晴

“原文”

雪晴天地一冰壺,竟往西湖探老逋。騎驢踏雪溪橋路,笑王維作畫圖。揀梅花多處提壺。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醉倒在西湖。

“譯文”

雪停了,天晴了,天地晶瑩剔透,如同一個大冰壺;我急切地奔向西湖,去探望林逋的精魂。我騎驢踏雪走過小溪的橋,啊,眼前景色明明是王維筆下的圖畫。我選在梅花樹下,頻頻提起酒壺,我舉杯看花,花笑我,別嫌我囊中無錢,不妨將寶劍抵押沽酒,快快活活地醉倒在西湖。

“注釋”

[竟]通“競”,爭著。[老逋]指梅花。逋,林逋,北宋初年詩人,隱居杭州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身未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的名字,成了梅花的代稱。[提壺]提著酒壺;這裏是倒酒之意。

“賞析”

此曲抒寫作者於雪晴之時到西湖賞梅的愉悅心情。這是元曲寫濫了的題目,它的精彩處在於舉杯賞梅,“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寫出了作者瀟灑豁達超塵脫俗的胸襟,並且虛擬人花對笑的場景,賦予梅花以活潑潑的性靈,使老題目有了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