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中呂·喬捉蛇]毒似兩頭蛇(1 / 3)

“作者簡介”

作者無名氏(略)

“原文”

毒似兩頭蛇,狠如雙尾蠍。閃的我無情無緒無歸著,幾時幾時捱得徹。愁一會悶一會,柔腸千萬結。將耳朵兒絕了把金蓮。

“譯文”

他像兩頭蛇一樣毒,像雙尾蠍一樣狠,拋閃得我無情無緒沒著沒落。啥時候才能把這日子熬到底?我一會兒愁,一會兒悶,揪自己的耳朵,使勁地跺腳,無法舒解我柔腸千萬結。

“賞析”

此曲是一位愛情失意女子的怨詞,她痛恨拋閃她的男子,稱他是兩頭蛇、雙尾蠍,她的痛苦無法排遣幾乎達到顛狂的程度,可見她蒙受的心理創傷極深。作者一方麵巧用比喻,一方麵通過動作描寫來刻畫那女子的口吻和心態,可以說惟妙惟肖。

[大石調·初生月兒]初生月兒明處少

“原文”

初生月兒明處少,又被浮雲遮蔽了。香消燭滅人靜悄,夜迢迢,難睡著,窗兒外雨打芭蕉。

“譯文”

上弦的月芽兒,朦朦朧朧,忽地又蒙上一片浮雲。沉香燃盡,蠟燭熄滅,更深人靜。長長的夜啊,閨中人無眠;隻聽得窗兒外雨打芭蕉,無限相思在心頭。

“賞析”

此曲純用環境烘托,表現閨中女子的相思。作者強調那是個初月兒光明少又被浮雲遮蔽了的夜晚,夜色朦朧昏暗與閨中女子的寂寥無奈,已渾成一幅圖畫;又以雨打芭蕉增添一種音響的效果,使得幽靜的夜更顯空寂,使得閨中人更加無情無緒,無法成眠。作者雖然沒有一字提及相思,但透過氛圍的渲染和情景的設置,讀者卻已深切感知到那無眠女子的心思。

[大石調·初生月兒]初生月兒一似弓

“原文”

初生月兒一似弓,夢裏相逢恩愛同。覺來時錦被一半空,去無蹤,難相逢,窗兒外燭影搖紅。

“譯文”

初生的月亮彎彎像一張弓,夢裏和他相逢,那恩愛分外濃。哎,醒來時被子一半空著,看不見他的蹤影,如何能相逢?隻見窗外,別人家搖晃著紅紅的燭影,透出誘人的溫馨。

“賞析”

此曲通過描寫閨中女子夢境的破滅,表達她深沉的相思和對愛情的渴望。以“初生月兒一似弓”起興,將夢境中的恩愛置於迷濛的月夜裏,顯得虛幻;以“窗兒外燭影搖紅”作結,將夢醒後的感覺置於他人幸福溫馨而自己孤獨寂寥的對比中,這一虛一實之間,極好地揭示了閨中人的傷感與無奈。

[商調·梧葉兒]甘露寺

“原文”

風雨西津渡,江山北固樓,先得海門秋。手掌裏金山寺,腳跟下鐵甕州。翻滾滾水東流,一線係三江夏口。

“譯文”

我站在雄偉的北固山頂的北固樓,近望風雨茫茫的西津渡口,遠眺長江入海處的海門,天地一派秋意,充塞在我心頭。金山寺似乎在我手掌之中,鐵甕城似乎在我腳跟之下。波浪滾滾的東流水啊,西連著三江夏口。

“注釋”

[甘露寺]在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上,東吳甘露元年(265)始建。[西津渡]北固山附近的渡口。[北固樓]在北固山上,又名北固亭,晉代蔡謨始建,梁武帝改為北顧亭。[海門]指海門縣(今海門市),當時為長江入海處。[金山寺]在鎮江市西北金山上的著名寺廟。[鐵甕州]即鐵甕城,故址在今鎮江市,為東吳孫權所建。[三江夏口]三江,指長江流經今武漢市一帶水道縱橫的地方,具體方位說法不一。夏口,古地名,在今武漢市的漢口。

“賞析”

《甘露寺》並沒有描述這個著名寺廟的宏偉,通篇隻是誇說甘露寺所處的北固山的雄偉形勢,顯示出熱愛北固山的人士的自豪感,大有站在北固樓看盡江山景致的勁頭。可惜它隻局限於對客觀景物表象的描寫,缺乏深刻的曆史人文內涵。

[商調·梧葉兒]焦山寺

“原文”

海窟常聞磬,風波不得僧,江月夜傳燈。禪性水朝朝淨,佛頭山日日青。人立在吸江亭,看不足夕陽畫屏。

“譯文”

在這水邊的寺院裏,傳來和尚誦經時的擊磬聲,和尚如此虔誠專注,心中不起一絲波瀾;月亮靜靜浸在江水中,高僧悄然向弟子傳授佛法。通了禪性似的江水,朝朝如此純淨;佛頭般渾圓的小山,天天一樣青翠。我站在吸江亭上,看不夠這畫屏般夕陽塗抹的青山綠水。

“注釋”

[焦山寺]在今鎮江市焦山上,清康熙大帝曾賜名定慧寺。[海窟]這裏指焦山寺。[磬]這裏指寺院和尚誦經時敲擊的缽形銅樂器。聞磬,聽到磬所發的音響。[僧]這裏諧“生”音。[傳燈]高僧向徒弟傳授佛法。佛教以為佛法如燈,能驅散人心中的黑暗。[禪性]修煉禪宗的人,心靈得淨化,具有清靜寂定的心境。[吸江亭]焦山上的建築。

“賞析”

《焦山寺》具有濃鬱的禪佛氣息。它描述作者對佛教寺院裏和尚誦經、高僧傳法的感受,以為那是一種清靜寂定的肅穆境界,並用江月的幽靜、江水的澄澈、山林的青翠來烘托這種純淨的妙境。同時,還表達了作者對自然風光的陶醉。諧音、雙關、象征手法的運用,使小令別具含蓄的韻致。“僧”諧“生”,“風波不得僧”既描述江麵水波不興,又暗示高僧內心平靜,不興絲毫世俗的情感波瀾。“禪性水朝朝淨,佛頭山日日青。”語含雙關,讀者似乎感到由於焦山寺的存在和高僧宗教活動的影響,山水都具有了禪性,長江變得平靜,山林變得青翠,夕陽變得更美麗。總之,《焦山寺》一曲多少體現了佛教觀念對散曲創作的影響。

[商調·梧葉兒]嘲謊人

“原文”

東村裏雞生鳳,南莊上馬變牛,六月裏裹皮裘。瓦壟上宜栽樹,陽溝上裏好駕舟。甕來大肉饅頭,俺家的茄子大如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