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白樸(略)
“原文”
金鳳釵分,玉京人去,秋瀟灑,晚來閑暇,針線收拾罷。
[麼]獨倚危樓,十二珠簾掛。風蕭颯,雨晴雲乍,極目山如畫。
[混江龍]斷人腸處,天邊殘照水邊霞。枯荷宿鷺,遠樹棲鴉。敗葉紛紛擁砌石,修竹珊珊掃窗紗。黃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
[穿窗月]憶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嫋青驄馬,莫吃秦樓酒,謝家茶。不思量執手臨岐話。
[寄生草]憑闌久,歸繡幃,下危樓強把金蓮撒。深沉院宇朱扉,立蒼苔冷透淩波襪。數歸期空畫短瓊簪,揾啼痕頻濕香羅帕。
[元和令]自從絕雁書,幾度結龜卦。翠眉長是鎖離愁,玉容憔悴煞。自元宵等待過重陽,甚猶然不到家。
[上馬嬌煞]歡會少,煩惱多,心亂如麻。偶然行至東籬下,自嗟自呀,冷清清和月對黃花。
“譯文”
金鳳釵一剖為二,他離開了大都,離開了我。爽朗的秋日,晚來閑暇,我收拾起針線,獨自靠著高樓的欄幹。蕭颯秋風吹動珠簾,雨收天晴,遠眺青山如美麗的畫圖。
天邊點綴夕陽餘暉,水中映照落霞。枯萎的荷葉下有白鷺棲宿,遠處的樹林裏有歸巢的烏鴉。紛紛落葉堆滿台階,高高的翠竹在風中搖動,珊珊有聲,竹葉輕輕拂動窗紗。黃昏來臨,搗衣的砧杵聲令人生愁,琵琶撥出無限幽怨。
憶起昔日他那狂放的性情,哪料到他如今已遠隔天涯,怎知道有人在埋怨他。此刻,也許他正搖動鞭子催趕青驄馬。“你啊,可別忘記分別時我對你的告誡和囑咐,既不要到歌館酒樓,也不要吃那些名門大族人家的酒和茶。”
我在欄杆久立,無情無緒轉回閨房,下樓時我加快腳步,站在長滿蒼苔的台階,秋露浸透我的羅襪,沉沉的院落朱門緊閉。我數著他的歸期,徒然用短簪畫著記號,止不住的淚水揾濕手帕。
自從音書斷絕後,我幾次占卜打卦。我雙眉常常緊鎖,離愁令我玉容憔悴。從元宵等到重陽,他依然沒有回家。
我煩惱無邊,心亂如麻。在冷清清的月夜裏,我偶然走到東邊的籬笆,麵對著菊花,我隻有獨自歎息。
“賞析”
這篇套曲敘寫大都一位貴族女子對遠行夫君的刻骨相思,以女子自述口吻訴說她的憂慮和掛念,其中最令她掛心的是怕夫君“吃秦樓酒”、“謝家茶”,即移情於別的女子。這種耽心與王實甫《西廂記》中崔鶯鶯送別張生時所表達的心思是完全一致的。白樸此曲與許多相思閨怨題材的作品一樣,女性在愛情婚姻關係中處於非常軟弱的地位。男性作者總是揣摩女子獨處時如何如何地愁眉不展、獨立樓頭,一次又一次等待遲遲未歸的心上人,幾成一個套路。這恐怕並非男性作者的虛擬,當有相當普遍的生活依據。白樸此曲同樣設置深秋的環境氛圍來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心境,隻是他更注重運用華美的語彙,以之與貴族女子的典雅氣質相吻合。白樸從第一支曲子到結尾,始終扣緊這位大都女子的高貴身份來展示她的行動和所處的環境,從而使得他筆下的人物有別於秦樓楚館中的小女子。
[般涉調·耍孩兒]借馬
“原文”
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氣命兒般看承愛惜。逐宵上草料數十番,喂飼得膘息胖肥。但有些穢汙卻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騎。有那等無知輩,出言要借,對麵難推。
[七煞]懶設設牽下槽,意遲遲背後隨,氣忿忿懶把鞍來韝。我沉吟了半晌語不語,不曉事頹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細。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馬休騎。
[六煞]不騎嗬西棚下涼處拴,騎時節揀地皮平處騎。將青青嫩草頻頻的喂。歇時節肚帶鬆鬆放,怕坐的困尻包兒款款移。勤覷著鞍和轡,牢踏著寶蹬,前口兒休提。
[五煞]饑時節喂些草,渴時節飲些水。著皮膚休使粗氈屈,三山骨休使鞭來打,磚瓦上休教穩著蹄。有口話你明明的記,飽時休走,飲了休馳。
[四煞]拋糞時教幹處拋,尿綽時教淨處尿。拴時節揀個牢固樁橛上係。路途上休要踏磚塊,過水處不教踐起泥。這馬知人義,似雲長赤兔,如益德烏騅。
[三煞]有汗時休去簷下拴,渲時休教侵著頹。軟煮料草鍘底細。上坡時款把身來聳,下坡時休教走得疾。休道人忒寒碎。休教鞭著馬眼,休教鞭擦損毛衣。
[二煞]不借時惡了弟兄,不借時反了麵皮。馬兒行囑咐叮嚀記,鞍心馬戶將伊打,刷子去刀莫作疑。則歎的一聲長籲氣。哀哀怨怨,切切悲悲。
[一煞]早晨間借與他,日平西盼望你。倚門專等來家內。柔腸寸寸因他斷,側耳頻頻聽你嘶,道一聲好去,早兩淚雙垂。
[尾煞]沒道理,沒道理,忒下的忒下的。恰才說來的話君專記,一口氣不違借與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