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礦山設備(3 / 3)

在奧格登斯堡停止研究工作後不久,愛迪生就組織了一個“愛迪生水泥公司”來領導對水泥生產問題的研究工作。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他購買了一片有石灰石礦床的土地,在賓夕法尼亞州也購買了這樣一塊地,並把粉碎岩石的設備從奧格登斯堡運往那兒。除了磁分離機外,所有的設備新企業都能使用。而大型轉盤窯,以及某些其他機械,如專門配製爐料的自動配料磅秤、粉碎裝置、自動稱量和把粉末狀水泥裝桶或裝袋的裝置,都得專門設計和製造。

1907年水泥廠投產使用。工廠完全實現了機械化:全廠日產量為1100桶(大約220噸)。每一窯日產量為200桶(約50噸)。預期能夠用增加窯數的辦法來繼續擴大生產。愛迪生的窯長約50米,寬3米。大型窯的設計原理證明是正確的,所以愛迪生開始生產廉價水泥,這就更大地提高了對水泥的需求量。當時,即在20世紀初,水泥主要是用於來配製灰漿,供砌石、鋪水泥路和生產鋼筋混凝土構件。愛迪生認為,水泥應用的前景頗為寬廣。愛迪生產生了“澆注式房屋”的想法,也就是用專門機器把水泥漿澆注到模裏而製成框架式的房屋。愛迪生關於澆注式房屋的方案是以下列方式表述的:我總是力求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些什麼,以便使我國人民進一步擺脫繁重的勞動,並力求創造出最大的可能性,使人類得到幸福和繁榮。我認為,如果我們建立一個工廠,它能生產出比現代水泥質量更好、價格更低廉的水泥的話,我們一定為此作出努力。如果我們能實現這一點,那麼一座有六個房間的水泥房子。我們可以隻花300美元就建立起來。

為了實現這一點,應當詳細研製出各種構件,用這些構件,可在幾個小時內就能在建築工地把模具安裝好。模具的結構和材料應能多次使用,容易拆裝。澆注的水泥應當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固著力強,凝固得快。愛迪生深入研製出了相應的配方,這種配方經過多次檢驗,被認為是合乎標準的。為了澆製房屋,他需要有密得很細的水泥,於是他就製造相應的機器。建築澆注式房屋的整個工藝過程的試驗表明:模具安裝需要幾個小時;用專門的攪拌機和傳送帶來進行澆注需要6小時;水泥漿的固著和凝固需要四晝夜。這些過程完成後,房屋骨架就製造成了。

這是建築方麵的創新工作,這一新工藝能夠快速地建築出廉價房屋。在愛迪生之前,如果不把美國建築師威廉·連索姆算在內(盡管他也產生了類似的想法),沒有任何人在這方麵進行過研究。

大塊材料建築法和大塊壁板建築法,被認為是現代先進的建築技術方法,並在蘇聯和其他各國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一大規模的快速住宅建築法與愛迪生所提出的澆注式房屋建築法根本不同,但是它們之間也有某些共同點:廣泛使用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為此就需要大量水泥,而水泥的生產應當用工業生產方法來進行;需要用工業生產方法和大規模地預備非建築零件(愛迪生用的是模具);需要推廣建築標準化。

建築澆注式房屋的工藝發明,沒有給愛迪生帶來物質利益。在設計、製造機械和模具,在對澆注模具用的水泥成分進行試驗等方麵,他花費了不下10萬美元,而他所獲得的成果沒有付諸實踐。但這並沒有使他放棄這一領域的工作。他重新坐在畫圖板前,設計大容量的轉盤窯,並指望能發展大量生產高質量的廉價水泥。“愛迪生水泥公司”所生產的水泥,開始在美國的一些體育場(其中包括布朗克斯美國體育場)、大橋和大型建築物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個企業給愛迪生帶來了利潤,而這些利潤足能彌補磁選礦方麵研究工作所造成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