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電影放映機(2 / 3)

“他們想替我佩戴榮譽軍團綬帶,可是我堅決不同意這樣做。我的妻子把綬帶的紅色蝴蝶結插在我的上衣扣眼裏。但是當我看到美國人時,便馬上把它藏了起來。”他說,人們給他的榮譽實屬他的國家。

8月19日,是慶祝達蓋爾公布攝影術50周年的日子。愛迪生在這次宴會上遇見了法國攝影家馬雷博士。與馬雷博士的會晤,對愛迪生探索電影具有重大意義。愛迪生應邀參觀了馬雷的車間,仔細觀看了馬雷創製的電影“攝影槍。”當他在馬雷實驗室看見一種連續顯示相片的裝置時,立刻意識到這種裝置的重要性。他說:“馬雷找到了正路。”會見馬雷博士是愛迪生這次巴黎之行的最大收獲。回到西奧蘭治實驗室,他立刻和迪克森集中精力試驗他所看到的條形底片。

迪克森在愛迪生赴巴黎期間拍攝了許多每秒12張的影片,這些影片能夠一個接一個地連續放映,有些與現在連續放映幾部電影的情況相似。

10月6日,愛迪生從歐洲回到西奧蘭治實驗室,助手們請他走進電影實驗室,讓他靜觀一塊布幕上的動靜:布幕上出現了迪克森的圖像,留聲機播出了他的聲音:“早晨好,愛迪生先生,您回來了我真高興。我想您會對有聲活動電影機感到滿意的。為向您表演聲影同步化,我舉起手並同時數到10。”然後,迪克森站起身來,一邊從1數到10,一邊把手舉起又放下。圖像非常穩定,動作與聲音也完全一致。愛迪生非常高興。

愛迪生向迪克森介紹了馬雷博士的研究情況,特別強調了馬雷博士的連續顯示相片的裝置。兩人馬上開始了實驗,他們把適用於活動電影放映機的賽璐珞膠片粘製成狹條賽璐珞膠片,成螺旋形裹在圓筒上,並把畫麵尺寸加大到1/2英寸×1/2英寸。於是膠片就開始在電影中使用了。他們又創製出交替開關快門的裝置來拍攝彼此沒有連接起來的畫麵。

愛迪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可以容下50英尺(約有16米)的膠片,可他們粘製的賽璐珞膠片沒有這麼長,最長的賽璐珞帶才35厘米,實驗室當時能拍出的最長的影片是由三條賽璐珞帶子粘結成的。於是,愛迪生又開始尋找長條膠片的材料源。他聽說“攝影王”喬治·伊斯曼那兒出售的膠片既輕便又透明,很容易卷到軸上,這就可以縮小照相機和放映機的尺寸。這種被稱做“伊斯曼底片”的膠片正是愛迪生所希望的。他立即派迪克森到羅徹斯特伊斯曼的工廠買來了這種膠片。試驗進入了新的階段。

愛迪生設計了一種輸送膠片的裝置,它可以使速度發生變化,並能保證獲取事先預定的每秒鍾的畫麵數。為了輸送膠片和卷起膠片,膠片兩邊都打上了孔。打孔機是參照供自動發報用的紙條穿孔機製成的。同時還設計出切片機、帶有固定銷釘的夾具等相應的設備。

愛迪生用伊斯曼的長卷膠片,循其長度拍攝了一係列相片。然後通過鏈輪卡在底片兩邊的孔眼上,使底片以仔細調整好的速度在閃光燈前麵經過,當一格畫麵運行到窗口時,正好電燈閃亮又立即熄滅,如此不斷重複,每秒鍾可以造成46個影像,每分鍾便有2760個影像,這樣放映出來的畫麵就好像連續運動似的。愛迪生把這種裝置叫做原始活動電影放映機。從活動電影放映機中出現的影像,直接來自機器本身,不需要專門的屏幕,愛迪生把它安裝在一個暗盒裏,觀眾通過放大鏡觀看盒子裏的畫麵,每次隻能供一人觀看。經過不斷改進後,1893年開始投入生產這種被愛迪生稱為“電影視鏡”的活動電影觀賞機,並於1894年公開出售。雖然“電影視鏡”觀看並不方便,但人們到處搶購愛迪生製造的新機器。到1900年,愛迪生大約生產了1000台這種視鏡。

1890年,愛迪生及其助手們又製造了一個經過改進的電影攝影機,供拍攝放映配有音響的寬為1(3/8)英寸的影片,影片上每一畫麵為3/4英寸×1英寸,以保證有供輸送膠片用的良好孑L洞。這種膠片寬度(35毫米)在實踐中被固定下來並成為一種標準,一直沿用到現在。同時,又把膠片原來每格畫麵兩邊各兩個小孔改為各四個小孔。

也許愛迪生以為他已在1888年呈報了預先通知,才沒有急著取得這項新發明的專利權,直到1891年,愛迪生才取得了活動電影放映機的專利權。而別的移動圖像機器發明人卻早已成功地取得了特許證。而且,他沒有在其他地方申報專利,使他以後碰到很大麻煩。

當時已有的觀看移動圖像的機器,包括愛迪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有著不同的結構形式,有圓盤式的、鏡式的、鼓形的和筆記本式的。所有這些機器都隻能供一個人觀看。愛迪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為膠片電影機開辟了道路。在他之後,這種電影就得到了最迅速的發展,並成為現代電影的主要形式。

起初,愛迪生的活動電影放映機隻是放映一些像渥特打嚏,卡門西大的舞蹈,意大利琴師和猴子的遊戲,或是一個人抽雪茄時的姿態等影片。這些影片都是用攝影室中用四盞炫目的弧光燈拍攝的。

後來,愛迪生的機器有了很大的改進,可以進行固定拍攝了。愛迪生便想利用日光攝影。1893年,愛迪生在實驗室的庭院裏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這是一座長方形的用木板和黑色防水紙搭建成的建築,整個外形像個盒子,中間部分較高,是拍攝區。攝影棚裝有輪子,可以沿著半圓形軌道移動。攝影棚的內壁和外牆都塗成了黑色,因為當時人們曾認為,拍攝時應該消除其他光源的影響。電影攝像機被安裝在活動架子上,可以沿著半圓形軌道活動,以調整焦距。房頂可以打開,直接利用陽光照明。根據太陽位置推動攝影棚進行調節,這就保證了全天可以利用陽光拍攝。這個黑色的木盒子很像當時護送囚犯的警局巡邏車,所以人們也稱它為“黑色瑪麗亞。”

愛迪生的攝影棚雖然簡陋,但它吸引了形形色色的演員。一些優秀舞蹈家、聞名的拳擊運動員、雜技演員和馴化的動物,都曾在“黑色瑪麗亞”表演過。迪克森說,甚至工業界的知名人物也到攝影棚來表演。

1894年,著名的重量級拳擊世界冠軍詹姆斯·科爾伯特被邀請到攝影棚來表演。對手是從紐瓦克請來的一位黑人拳擊手。開始拍攝時,那黑人拳擊手發現對手是鼎鼎大名的科爾伯特,恐懼得不敢交手,勉強在台上繞了一個圈便衝下台來,逃回了紐瓦克去。愛迪生隻好另請一位拳擊手,才把電影拍成了。這部影片用了350多米膠片,影片分四部分來放映,每一部都可單獨放映。這一部影片引起了轟動,放映時,人們排著長隊等待觀看。這部影片的放映,促進了活動電影放映機的普及化。

攝影棚還拍了美國第一部商業片《處決蘇格蘭瑪麗女王》。片中有一個簡單的特技攝影:在拍攝過程中,演員按導演要求在一定時間內靜止不動並停止拍攝。這時,迅速撤換場景中某些布景和道具,然後繼續表演和拍攝。在處決女王時,用一個假人代替扮演女王的演員,劊子手砍下假人的頭,並拾起假人頭給觀眾看。這是在影片中第一次使用特技攝影。

“黑色瑪麗亞”攝影棚拍攝了大量的影片,我們從中摘錄出一些有趣的片名:《狗魔術師特迪和貓魔術師們》《技巧女運動員伯紹迪夫人》《快活女郎》《科迪上校的神射》《幽靈舞》《得克薩斯投擲套索的牛仔》《流浪漢約翰·威爾遜》《哈吉·塔卡爾酋長危險的跳躍》《大醜和小醜》《日本女舞蹈演員》《警察突襲鴉片煙窟》。

1894年,美國成立了一個商業組織“活動電影放映公司”,各地都建立了“活動電影沙龍。”所有活動電影視鏡上都裝有硬幣自動投放裝置,隻要投入一枚硬幣,機器便開始放映。

“活動電影放映公司”把放映拳術家比賽的影片許可證發給了萊瑟姆兄弟。他們想改進放映條件,在大屋子裏製造一種放映銀幕,代替隻能供一個人觀看的電影視鏡。愛迪生的專利特許證中,並未規定放映到銀幕上,他主張用帶有硬幣自動投放裝置的單個放映機。萊瑟姆兄弟開始詳細研究把電影放映到銀幕上的問題,並於同年製造了一個“望遠顯微兩用鏡”裝置,這就為愛迪生的原始活動電影放映機增添了一個往銀幕上放映的設備。但這一裝置中沒有間歇運動的跳躍機構。

也是在這一年,一位名叫托馬斯·阿馬特的美國發明家解決了這個問題,製造了使膠片製動和啟動更為靈活的裝置。愛迪生開始感到來自銀幕的威脅,於是他立即投入銀幕電影機的研製。為了盡快贏得競爭的勝利,愛迪生買下了阿馬特發明的專利,同阿馬特聯合生產放映機。

愛迪生把他快速研製出的銀幕放映機取名為“維太放映機。”1896年4月23日,第一次用這種機器在紐約的科斯特一拜厄爾的音樂教堂放映影片,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第二天,《紐約時報》報道了首次演出電影的情景:“昨天晚上,音樂廳的燈光全部熄滅後,從角樓裏傳出了一陣嘈雜的機器聲,一道異常耀眼的光柱投射到銀幕上。於是,大家看到兩個金發女郎,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飛快地跳著雨傘舞。她們的動作是那樣的清晰鮮明。當她們消失後,出現了一片驚濤駭浪,向靠近石堤的沙灘衝擊,使觀眾大吃一驚……接著,有一個瘦長的滑稽演員和一個矮胖的家夥,表演了一場滑稽的拳擊比賽。之後,是一出寓言喜劇《門羅主義》和霍坦尉院的滑稽劇《乳白色的旗子》中的一個片斷,重複了好多遍,最後以一個高大的金發女郎表演飛裙舞而告結束。這些鏡頭都非常逼真,因而使人興高采烈。”愛迪生建造了一個配有4×7米大銀幕的影劇院,並在紐約布朗克斯區建設了一個大型電影製片廠。當時,尋找演員、舞台工作者以及能策劃、指導電影生產的人是十分容易的。1907年,對電影藝術的發展有過重要貢獻的美國早期電影的導演和製片人格裏菲斯,就是作為一個演員和作家受雇在愛迪生的製片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