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衍生金融工具概述(4)(1 / 3)

避險可理解為以適當的抵消性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活動來減少或消除某種基礎金融工具或商品的風險,目的在於犧牲一些資金以減少或消除風險,因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需要一定的費用。而投機與避險正相反,其目的在於多承擔一點風險去獲得高額收益。由於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交易機製和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特征,尤其是杠杆性、虛擬性特征,使投機功能得以發揮。盡管投機在經濟活動中廣泛存在,並非衍生金融工具的專利,但由於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應強大,使得它的投機能量遠遠大於其基礎資產的投機能量。相等的投資金額通過衍生金融工具所控製的基礎資產量比直接運用沒有衍生金融工具的基礎資產要多,這也是為什麼衍生金融工具往往和投機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原因。

也就是說,衍生金融工具市場通過各類衍生金融工具將金融風險進一步細分,並逐步建立起具有高度流動性的風險轉移機製,營造一個更便利,更低成本,具有更大選擇空間的投資環境。所謂轉移風險主要是指風險厭惡者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通過一定的市場價格將不願意承擔的風險轉移給風險愛好者。具體說就是把衍生金融工具作為基本的構造材料,把風險剝離和合成,進而創造出經過精心“剪裁”的風險來,從而形成複雜的金融策略。它既可以把原來與金融產品結合在一起的財務風險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金融風險分散化;又可以利用各種衍生工具使金融機構把風險限製在願意承擔的範圍內,把金融風險有限化;還可以把內部風險外在化,即把不希望承擔的風險轉移出去。在這裏投機者發揮著承擔風險和製造流動性的作用。衍生市場的風險轉移機製主要通過套期保值交易(也稱套頭交易)發揮作用,通過風險承擔者在兩個市場的相反操作來鎖定自己的利潤。衍生市場上的套頭交易之所以能夠達到避險的目的,其內在的邏輯或原理在於衍生產品價格與標的資產價格受相同因素影響,其波動方向與幅度大致相同,且由於套利機製的作用,使衍生產品價格與標的資產價格在合約到期時趨於一致,這樣就達到了避險保值的目的。

可見,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主體按交易目的可以分為三類:一是保值者,為避免因為市場價格波動風險造成過大損失而買賣衍生金融工具;二是套利者,主要利用市場供求關係的暫時性不均衡套取無風險利潤;三是投機者,利用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進行投機活動。保值者通過一定方法規避掉正常經營中的大部分風險,而不承擔風險或隻承擔極少一部分風險(如通過期貨套期保值要承擔基差風險,通過期權保值要付出少量期權費等),從而能專心於生產經營。投機者則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市場中保值者的頭寸並不恰好互相匹配對衝的機會,通過承擔保值者轉嫁出去的風險的方法,博取高額投機利潤。而且,由於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杠杆比率非常高,可以使套期保值者以極小的代價,占用較少的資金實現有效的風險管理,同時也增強了投機者的功用。由於大多數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目的是綜合性的,再加上隨著全球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參加,把各種衍生金融工具的組合重新包裝在更加複雜的組合中,使衍生金融工具再衍生出新的產品,反而使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的風險大大增加。故此,衍生金融工具被稱為“核時代的一把雙刃劍”。

2.價格發現功能和降低信息不對稱性功能

如果把避險保值和投機作為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的內部性功效,那麼價格發現則是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的外部性功效。

價格是指一種資產價值的貨幣表現,受著資產本身價值、利率、彙率、宏觀經濟政策、供求關係、通貨膨脹情況、經濟增長情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一種資產的價格很難通過理論模式計算出來。理論上說,一種資產的價格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可以通過各種因素的綜合來確定,但完全競爭的市場在現實中並不存在。這就導致現實中準確地確定一種資產的價格是十分不容易的。而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的出現,為一種資產的價格發現提供了可能,雖然還不能證明通過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發現的價格就是該資產的科學合理的理論價格,但畢竟為確定該資產的價格提供了參考。價格決定過程起源於信息源,信息源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等方麵的信息,這些信息以不同的效應影響衍生金融工具所表明的合約關係。從理論上講,衍生金融工具的供給和需求都要以金融現貨的價值為基準而上下波動,而短期內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化較小。因此,決定衍生金融工具價格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供給和需求的變化。除供給和需求變化的影響外,衍生金融工具價格還受價格自相關性的影響。這一點從實際的金融現貨市場的情況也可看出,前定價格通過信息而產生價格自相關會影響後一期的價格決定。事實上,衍生金融工具市場有一批交易商以技術分析方法為基礎而預測衍生金融工具價格走勢,各種技術分析方法的使用無疑會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價格自相關。一旦衍生品價格決定後,它又對生產和消費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對生產和消費決策的影響,又產生新的影響價格的信息。這樣,新的供給和需求的變化因素又要產生,通過公開喊價或電子交易而出現新的金融現貨價格。金融現貨價格決定正是通過上述過程循環往複,以致衍生金融工具合約到期停止交易。在衍生金融工具的價格發現中,其中心環節是價格決定,這一環節是通過供給和需求雙方在公開喊價的交易所大廳(或電子交易屏幕)內達成,所形成的價格又可能因價格自相關產生新的價格信息來指導衍生金融工具的供給和需求,從而影響下一期的價格決定。因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集中了各方麵的市場參與者,帶來了成千上萬種關於衍生金融工具所對應的基礎資產的供求信息和市場預期,通過交易所內類似拍賣方式的公開競價形成一種市場均衡價格。